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调研与交流

帮扶不止步 振兴再提速——东莞市人民医院赴韶关市武江区考察交流

发布日期:2025-09-22 09:56:57 来源:武江发布微信公众号
打印

convert_10.jpg


convert_9.jpg


convert_11.jpg


convert_8.jpg


  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持续深化对口帮扶协作,9月17日,东莞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袁伟芬,党委委员、副院长张若愚一行赴韶关市武江区考察交流。武江区委副书记、区长黄艺坤,凤岗镇党委委员、武江区政府党组成员、凤武工作队队长叶林及江湾镇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相关活动。

  观产业载体:凤武大厦及“反向飞地”打造“融湾”平台 创新模式赋能镇域发展

  考察组首站来到凤武大厦,了解项目建设与运营规划。作为“百千万工程”核心载体,凤武大厦总投资1.23亿元,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2025年6月已主体封顶,预计年底投用;“反向飞地”——凤武产业合作园,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目前已建到第6层,预计年底封顶,2026年下半年投用。袁伟芬对凤武大厦项目向被帮扶镇村让利和以此为依托打造“反向飞地”产业园区的建设模式表示肯定,指出其将为武江区新增近2亿元资产,年增加集体收入超550万元,并为江湾镇等三个被帮扶镇带来稳定租金收益,助力镇域经济持续发展。

  推消费帮扶:定向采购构建产销闭环 切实助力农民增收

  在围坪村灵芝生产车间,考察组详细了解灵芝种植、加工及销售情况。自2021年对口帮扶启动以来,医院以工会采购为抓手,构建“逐年递增、精准定向”机制,2022至2024年累计采购221.76万元,2025年已提前签订102万元合同。采购内容紧贴实际,2024年重点采购灾后复耕大米,2025年首次大批量采购本土灵芝,推动产业从“试点种植”迈向“规模销售”。

  攻产业突破:建车间育特色强配套 构建内生发展体系

  江湾社区乡村振兴车间是医院联合工作队、东莞企业共同打造的项目,盘活闲置办公场所,引入表带组装业务,实现村民“顾家、农耕、创收”三不误。目前吸纳20余人就业,人均月增收约2000元,累计增收超4.2万元,该模式已推广至周边镇村,带动效应逐步显现。

  察民生工程:“两桥一楼”破解灾后难题 筑牢群众幸福保障

  在“两桥一楼”灾后重建项目现场,考察组详细了解建设进展。2024年“4·20”洪灾后,凤武工作队除第一时间运送价值30万元的8卡车物资外,还争取市镇两级计划外资金700万元支持车行桥、人行桥以及全倒户安置楼等“两桥一楼”项目建设。目前安置楼已入住,人行桥已建成投用,车行桥正处于收尾阶段,预计今年10月初投用。

  谈协作新篇:深化协作再发力 共推乡村振兴提质

  在对口帮扶协作座谈会上,叶林对东莞市人民医院多年来给予江湾镇的倾力帮扶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将持续做好驻镇帮扶干部的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全力支持各项帮扶项目落地见效,携手推动江湾镇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袁伟芬高度肯定凤武工作队与驻镇帮扶干部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消费帮扶、医疗帮扶、灾后重建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表示医院将持续发挥医疗资源优势,深化消费帮扶、产业协作,助力江湾镇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座谈会后,江湾镇人民政府向东莞市人民医院赠送感谢牌匾。

  暖帮扶一线:“6·30”捐赠践初心 定向项目惠民生

  当天下午,考察组在瑶族村委会举行“6·30”慈善款项捐赠仪式,资金定向用于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入户看望慰问脱贫户,赴练屋村小组察看医院定向捐赠的太阳能路灯、篮球场护栏网、练屋桥桥基修复等项目,实地了解帮扶成果落地情况。



  (凤岗镇-武江区对口帮扶协作工作队)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