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4月19日,省委书记李希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上强调,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以“三农”高质量发展为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韶关是广东省农业大市,农村面广人多,是全省乡村振兴的重要战场,做好“三农”工作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省“1+1+9”工作部署和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要求,把乡村振兴摆在突出位置,用产业化思维、项目化举措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擦亮“善美韶农”品牌,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为广东乡村振兴迈进全国第一方阵作出韶关贡献。
一、致力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基础,必须坚持产业兴农、科技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打造“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花瓶子”。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主动对接大湾区市场需求,把可开垦的山坡地垦造出来,把撂荒土地利用起来,跨区域申报建设一批跨县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谋划打造浈江河谷农业产业带,引进实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一批10万亩级蔬菜、水果、茶叶等综合竞争力强的特色优势农业产区。以设施农业为方向推动高效农业规模化,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植物工厂”,健全生产、加工、仓储保鲜、专业市场、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把韶关打造成为服务大湾区、连接周边省市的“南菜北运”“北菜南运”区域综合农副产品交易集散地。以质量为根本加强农业品牌建设,用市场化手段对本地特色农业品牌进行优化整合,严把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关,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字号”“粤字号”农产品品牌化,推动“善美韶农”区域公用品牌与“韶关兰花”“韶州茗茶”“丹霞贡柑”等单品类品牌协同发展,让更多优质农产品风行“双区”、畅销省内、走向全国。
二、致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新农村。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必须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为重大机遇和重要抓手,加快补齐农村短板弱项,全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坚持强化乡村规划引领,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统筹推进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合理优化村庄布局,科学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注重保护传统村落、提升镇村风貌、传承乡村文化,让村村各美其美、乡乡美美与共。坚持强化美丽圩镇建设,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提档升级,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增强聚集、辐射功能,以镇域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实现镇村联动、共建、共治、共美。坚持强化美丽乡村建设,以点带面、整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域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加快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让乡村有颜值、有魅力、有底蕴。同时,深入挖掘乡村独特价值,把农业、美丽乡村建设与休闲、康养、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乡村美丽经济,培育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田园观光、乡村民宿、文化体验、科普研学等农旅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三、致力提高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必须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农民的切身利益摆在首位,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组团式、造血式、共赢式帮扶新机制,加快从驻村帮扶向驻镇帮镇扶村、从脱贫攻坚向推进乡村振兴、从实现全面小康向迈向现代化转变;探索对现有帮扶政策优化调整,推动脱贫攻坚“特惠”政策转变为乡村振兴“普惠”政策,确保“扶上马”后再“送一程”;建立健全更加有效更加结实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新型经营主体+生产基地+农户”等模式,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民可以合理的稳定持久地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想方设法加强社会民生事业建设,提高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想方设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文明镇村创建,完善村规民约,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致力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必须坚持以问题导向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动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把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作为主线,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定,探索制定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的具体办法,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为城乡发展拓展空间。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将乡村振兴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撬动作用,强化农业农村金融服务,探索设立乡村振兴基金,重点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让金融“活水”惠及更多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市场化改革试点,创新投入模式,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贷款贴息,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抓手,全面落实城镇落户“零门槛”政策,激发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积极性,更大程度释放人口红利,让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五、致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实施新一轮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用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贯通组织体系“最后一公里”。坚持市县镇村四级书记抓,落实市领导同志定点联系县镇村、县镇干部“民情夜访”制度,选优配强县镇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正职,深入实施“头雁”工程,全面提升抓经济、谋发展、惠民生的能力,打造过硬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坚持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实施农村党建“整镇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镇创建活动,推行党组织优化设置在先、党组织领导决策在先、党员作用发挥在先的村级“三个在先”机制,探索党建引领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让党旗在乡村一线飘扬,让党徽在田间地头闪耀。坚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发挥基层群众自治作用和德治教化作用,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转载韶关日报)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