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弹指一挥间,江湾镇从人们常说的“我们江湾很偏僻”变成“我们江湾很美丽”。这一切离不开江湾镇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共同奋斗。而群众眼中的江湾改变之巨大,原因是什么?
党建引领,促江湾发展。无论是日常工作到应急状态,还是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以党建引领江湾高质量发展是江湾镇一直以来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江湾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积极推进瑶族、锅溪和湖洋等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6个村全面升级打造了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服务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作用。同时,突出抓好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学习教育。落实好镇党校建设,以百人讲师团为主要师资力量,以党性教育、专题培训,政治理论为重点,组织外出学习,拓宽村级党组织书记视野,提高履职能力水平。党员队伍建设上,严格党员发展管理,突出政治标准,严把党员队伍入口关。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支部规范化建设取得实效,党支部战斗力得到提升。在村集体经济上,规范村级资金的管理使用,确保了梁屋村软弱涣散党组织顺利摘帽。2019年,梁屋村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由原来的2万元提升至21万元。十年间,江湾镇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革新,如创新推广“乡村夜话”机制,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扎根基层,为基层群众解决问题。

十年来,江湾党群服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体现了江湾镇党委政府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和使命,谱写了江湾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走进江湾,森林幽深,视野所及,一片绿洲,森林覆盖面达94.7%。这份绿色答卷是江湾全镇人民在10年里,时刻紧绷森林防火弦,最终给出的亮眼成绩。2019年7月,江湾镇成功入选了韶关市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修复工程。保护江湾青山绿水,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为韶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做好支撑。江湾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同人民群众一直在路上!“未到十里先闻花香”,江湾镇近几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种植荷花,在增进经济收入的同时,让江湾生态美起来。“十里江湾,梦里荷香”,是江湾镇致力于打造美丽江湾路上的成果之一。环境整治有成效 “打擂比武”获佳绩。在人居环境整治上,江湾镇立足实际,创造性提出镇村联动特色提升方案,在2020年武江区“打擂比武”第一、二、三批赛事中,连获桂冠,获得生态宜居美丽村庄荣誉称号、2021年获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庄”第一名,以及韶关市乡镇(镇街)整治提升规划设计大赛二等奖。2018年开展精品镇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目前,镇文化书屋、文化公园(榕树广场)、文体中心工程、镇区美化绿化工程;两河四岸硬堤岸改造、河岸护栏、艺术驳岸改造、抛石驳岸;门户标志节点工程、镇区入口停车场、污水设施工程和公厕改造工程、镇街主干道提升工程、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等项目全面完成。十年来,江湾镇在生态环境建设上,不断根据自身实际,创新方式方法,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江湾逐梦前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为民办实事是党员干部践行初心的体现。江湾镇近十年来,在民生工程方面不断致力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在镇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加大力度改善民生基础设施,推进路灯亮化二期工程,投入20多万元,在梁屋河背村、梁屋村、江湾林场、湖洋村、江屋村、高围村、倒流水村、菜队等安装太阳能LED路灯40多盏,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出行。2017年更是加大资金投入,完成了县道X318线修复任务,实现了16条自然村主干道“硬底化”,修建了9座桥梁,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实施维修陂头水渠和饮水工程100多处,加固水库5宗,维修基本农田水利工程136宗,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3000亩,有效解决了群众“饮水难”“灌溉难”等问题。截至2022年8月,江湾镇小水电站已发展至65宗,10年来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有效地助力了江湾民生工程的建设和发展。2019年底,全镇村道已全面实现硬底化。同年,江湾镇顺利推进全镇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修缮塌方道路、于镇区中心设立污水集中处理厂、投入资金助推村委卫生站建设,逐步完善疫病防控和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是人民政府的职责。十年来,江湾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为民生谋福祉,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和促进江湾镇的发展。十年砥砺,筑梦江湾。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回顾过去的十年,江湾镇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一起奋斗,脚踏实地,不断进步。但前进的步伐不能停歇,初心和使命将不断驱使着我们继续前行,谋求更好的发展。我们相信,未来的每一个十年,都会不断焕发属于江湾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