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师范院校纵向帮扶欠发达地区“三所学校”和县中质量提升工作部署,进一步拓展纵向帮扶服务覆盖面,近日,韶关学院智能工程学院举办“体验人工智能魅力,点燃少年科技梦想”中学生研学活动。龙归中学80余名师生,其中包括部分特殊群体学生走进韶关学院,开启了一场更富深度与系统性的人工智能探索之旅。智能工程学院主要负责同志、教学科研骨干教师以及龙归中学校领导、相关班级班主任共同参加活动。
与之前小学阶段的体验式参观不同,本次中学专场更注重原理讲解与思维引导。在智能网联汽车实验室,志愿者不仅演示自动驾驶小车的运行,更结合物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讲解多传感器融合、环境感知与决策控制的基本逻辑;在人工智能实验室,机器人的程序执行过程被拆解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代码如何驱动现实”;在CAD协会实验室,3D打印技术从建模到成型的全过程、蜘蛛机器人的编程逻辑与控制方法,均在中学知识基础上进行拓展讲解,帮助学生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认知。
一楼的科技作品展览区设置了多个互动项目,包括智能物流搬运系统运作、机器人及机器狗的多模态动作展示、智能垃圾分类设备运作展示等。学生在“玩中学、做中悟”的过程中,不仅体验了科技的趣味,更理解了科技背后的基本原理和逻辑。同学们表示,通过现场操作和志愿者的细致讲解,他们对人工智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不少同学表现出对编程、自动化控制的强烈兴趣,希望今后能进一步学习相关技术,尝试制作自己的科创项目。
龙归中学负责人在活动现场表示,此次研学有效拓展了中学课程的边界,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亲手参与设备调试、理解代码如何转化为机械动作,这样的体验紧密结合中学生的认知层次与学科背景,有助于激发他们对科技领域的深层兴趣,增强物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学习动力。
本次研学活动通过开放大学实验室、展示先进技术成果、设计符合中学生认知的互动内容,促进了高校资源与中学教育的有机衔接,也体现了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关怀与支持,是教育帮扶走深走实的具体实践。有效激发了中学生的科技兴趣与内生学习动力,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学院将持续推进“纵向帮扶”工作,以“十名博士进一校”工程为重要抓手,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科技教育帮扶机制,切实助力武江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为推动乡村教育振兴、促进教育公平贡献高校力量。
(区教育局 尹琦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