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红食品抽检能否跟上群众关切?”“小作坊监管如何避免‘灯下黑’?”“预制菜等新业态检测标准是否完善?”10月30日,一场聚焦食品药品安全与消费权益的人大代表约见活动辣味十足。区人大常委会以“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为抓手,就代表收集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专题约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推动民生关切落地有声。
此次约见源于区人大代表刘开军的一线调研。此前,他在参加区人大常委会及惠民街道人大工委组织的视察活动时,连续收集到群众关于“食品药品安全抽检覆盖”“消费维权实效”“新业态风险防控”等系列诉求,随即提出约见申请,让“百姓呼声”直通部门决策。
会上,代表们围绕四大核心关切接连发问,直指监管关键环节。针对“抽检匹配度”问题,代表们追问:当前食品药品抽检的品类、频次是否全面覆盖网红食品等群众热点?如何破解“重知名企业、轻小作坊”的监管偏差?面对“不合格产品处置”,代表们聚焦闭环管理:除公示结果外,溯源追查、企业整改复查、消费者赔偿是否有明确时间节点与监督机制?谈及“放心消费成效”,代表们关心:重点商圈、线上平台已推出哪些具体措施?投诉响应速度、维权成功率提升等成效如何让消费者直观感知?而预制菜等新业态的出现,也让“检测能力适配性”成为焦点——现有抽检技术和标准能否及时跟上新风险?是否计划引入快速检测设备?强化监管效能。
“参与放心消费活动的企业如何筛选?有没有动态退出机制?一旦出现消费纠纷或安全问题,如何确保其立即退出并公示?”针对代表抛出的“企业准入退出”疑问,区政府党组成员叶林、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逐一回应,从抽检计划优化方案、不合格产品“溯源+整改复查”机制,到线上平台“消费维权直通车”、重点商圈(韶关保利广场、韶关中环广场、世纪新城购物广场、韶关富康广场、韶关摩尔城广场和工业西前进建材城等)“线下无理由退货”,再到预制菜检测标准修订进度与快速检测设备采购计划,均作出详尽解答,明确时间表与路线图。
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孙理鸣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此次约见既是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具体实践,也是监督部门改进工作的重要契机。他要求区市场监管局以问题为导向,将代表建议转化为具体行动,持续织密食品药品安全“防护网”,提升消费维权“加速度”,让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更可触、更实在。区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委(室)成员、部分区人大代表及区农业农村局参会,与会人员围绕主题深入交流,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将作为后续监督跟进的重点,推动民生问题从“问出”到“解决”闭环落实。
(区人大办 曾细娥 黄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