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惠民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以为民办实事为切入点,推动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常态化长效化,实现服务力量由单一到多元、资源由封闭到共享的转变。
聚焦民生福祉 提升服务质量
围绕群众需求,社区“大党委”积极发挥“轴心”作用,搭建基层党组织共建共治议事平台,定期召开“大党委”工作联席会议,讨论研究基层党建、文明创建、民生实事等社会基层治理问题,确保重大事项及时推进、矛盾问题妥善化,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截至目前,依托“大党委”工作机制,街道13个社区聚焦“一老一小”服务、老旧小区改造、人居居住环境等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共同商议解决民生实事114件,常态化服务基层,提高协同治理效能。
惠民街道惠民北社区的志福新村小区无物业管理,长期没有路灯,居民夜间出行极为不便,存在安全隐患。2024年9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惠民北社区党委与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韶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韶关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主动担当作为,对安装路灯的路段进行详细的摸底排查,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启动了路灯安装工程。短短1个月,4盏路灯就装好了,曾经困扰小区居民许久的道路无照明问题得到了解决,如今,新安装的路灯不仅照亮了道路,也提升了小区的整体形象。居民们纷纷表示,社区“大党委”这一举措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大家的烦心事,让他们的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打造特色项目 释放服务潜力
社区“大党委”深化“一社区一特色”党建品牌,发挥共建单位优势,找准工作契合点,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组织成员单位融入创建54个党建特色服务项目,进一步发挥“大党委”成员单位“朋友圈”作用,实现党群服务从多元供给到多彩供给,为居民打造便民生活“服务圈”,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惠民街道武江北社区老年人居多,为了解决辖区内老人就餐问题,社区打造了“长者饭堂”,但仍然有一些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人无法到“长者饭堂”就餐。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武江北社区党委与韶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机关党支部共同推出了“送餐上门”项目,提供一站式送餐到家,累计送餐服务534人次。
惠民街道群立社区党委积极挖掘共建单位资源,与韶关市妇女联合会机关党支部共同推进“党建引领,家庭赋能共建幸福社区”项目,先后开展了“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父母要学会‘有话好好说’”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大讲堂,“金蝴蝶”女性甲状腺保健公益课堂等系列活动,为辖区妇女儿童送去温暖和关怀,服务妇女群众及儿童近437人次。
实现心愿清单 践行服务初心
社区党组织始终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建立群众需求清单和问题清单,通过“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共建单位接单”模式,组织共建单位和报到党员主动认领并提供服务。今年以来,已认领完成居民微心愿91个。
惠民街道黄田坝社区党委通过前期走访,了解到重度肢体残疾人彭先生家中的轮椅已经破旧老化,难以行动。今年10月,在社区党委的组织统筹协调之下,武江区医疗保障局积极主动认领“微心愿”,根据社区工作人员提供的轮椅参数后联系爱心企业根据彭某的身高、体重和活动范围定制了适合其本人的新轮椅并送至其家中,用实际行动解决残疾老年人的出行难题。
接下来,惠民街道将以社区“大党委”机制为抓手,持续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统筹协调作用,通过创新党建载体,不断延伸社区服务触角,推动多元力量参与社会基层治理,构建便民惠民的社区治理“生活圈”。
(惠民街 罗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