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镇街动态

清明扬古韵,社区展新风——惠民街道各社区开展清明节活动

发布日期:2025-04-07 11:30:20 来源:本网
打印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清明时节,惠民街道各社区携手并进,共同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清明节活动,让居民们在缅怀先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关怀。

    童声悠扬颂清明 古韵传承扬新风——惠民街道新华北社区开展清明节活动

    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清明节的深厚文化底蕴,近日,惠民街道新华北社区携手贝尔安亲托管中心,开展了 “童声悠扬颂清明 古韵传承扬新风” 清明主题活动。活动精心设置 “了解节日由来、讲述人物故事、诵读经典诗句、传承传统文化” 四大环节,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领略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活动开场,社区志愿者借助内容丰富的图文演示,系统讲解了清明节的历史渊源。并结合《介子推的传说》这一故事,生动地向学生们介绍了寒食节的背景。在互动问答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深入认识到清明节蕴含的追思先人之意。

    除了节日起源与故事,志愿者还向学生们介绍了清明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传统习俗,阐述这些习俗背后对先辈的深切缅怀以及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学生们听得全神贯注,不时发出惊叹,对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图片1.jpg


    当《清明》《寒食》等经典诗词的诵读声响起,活动气氛被推向高潮。在社区志愿者的组织下,学生们踊跃参与“古诗接龙”互动游戏,在轻松的氛围中体会诗句的魅力与生命力。活动接近尾声时,社区发起“小小文化传播员”倡议,鼓励学生将文化传承从课堂延伸到家庭,和家人一起走进自然、诵读经典。学生小芸兴奋地说:“原来清明节不只有假期,还蕴含着这么多智慧和故事。我要把介子推的忠义、古诗里描绘的春天讲给爷爷奶奶听!”

    此次活动采用“故事剧场+互动探讨”的立体模式,将文化传承融入未成年人的认知过程。下一步,惠民街道新华北社区将持续推进“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结合不同节日的文化特色,将寓教于乐的活动常态化,通过“小手拉大手”,让文化自信在家庭与社区中落地生根。

  


(惠民街  袁淑珍)


艾叶香香 “糍”味童年——惠民街道群康社区开展清明节活动


  清明节来临之际,惠民街道群康社区联合群康幼儿园开展“艾叶香香 糍味童年”为主题的艾糍制作清明节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传统美食制作的过程中,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

    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早早准备好了制作艾糍所需的材料,有新鲜采摘的艾草、糯米粉、白糖、花生碎、肉馅等。活动伊始,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图片,向孩子们介绍了清明节的来历、习俗,着重讲解了艾糍在清明文化中的特殊意义,让孩子们对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随后进入艾糍制作环节,在老师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纷纷挽起袖子,动手尝试。有的认真地将艾草泥与糯米粉混合,揉成绿色的面团;有的则小心翼翼地把香甜的馅料包进面团,再搓成一个个圆润可爱的艾糍。虽然孩子们的手法并不娴熟,但每一个步骤都做得有模有样,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艾草的缕缕清香萦绕其间。


图片2.jpg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动手中锻炼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下一步,惠民街道群康社区将继续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让传统文化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进一步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



  (惠民街  廖秀霞)


古人离乡思故土 包青团品味故人情——惠民街道惠民北社区开展清明节活动


    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社区居民间的情感联络,近日,惠民街道惠民北社区开展“古人离乡思故土 包青团品味故人情”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图片3.jpg


    活动伊始,经验丰富的长辈主动担任“老师”,给大家仔仔细细讲解包艾糍的步骤。从洗净艾草、焯水、打成泥,到与糯米粉混合揉成光滑面团,再包入香甜馅料,最后捏成圆滚滚的艾糍,每一步都讲解得十分清晰。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迫不及待要动动小手尝试。有些居民和孩子是初次制作,手法生疏,不过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逐渐掌握了窍门。大家一边做艾糍,一边唠着自家过清明节的传统,整个活动室充满欢声笑语。

    没一会儿,桌上摆满了一个个胖乎乎的艾糍,艾草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制作完成后,社区工作人员将艾糍统一拿去蒸熟。热气腾腾的艾糍一出锅,居民和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软糯香甜的口感,让大家赞不绝口。

    此次包青团活动,不仅让居民尤其是儿童亲身参与到清明节传统习俗中,品尝到美味的青团,更让大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展望未来,惠民街道惠民北社区将持续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注入新活力。



  (惠民街  范小玉)


绿色清明 文明祭祀——惠民街道黄田坝社区开展清明节活动


    为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清明节来临之际,惠民街道黄田坝社区携手黄田坝小学开展“绿色清明 文明祭祀”活动, 引导学生摒弃旧俗,倡导采用科学、文明、健康且积极向上的祭奠方式,寄托对先人的追思,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清明、平安清明的理念,营造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


图片4.jpg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热情地向学生们发放《韶关市2025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传统祭祀方式的弊端。传统祭祀过程中焚烧纸钱、焚香等行为,不仅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空气,破坏生态环境,在山林等特殊区域,稍有疏忽,极易引发森林火灾,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自然资源损失。

    为帮助大家树立绿色、环保、安全的祭祀理念,志愿者们向学生们积极推广鲜花祭祀、网络祭祀、家庭追思会等现代文明祭祀方式,鼓励学生们用这些新方式缅怀先人,传承先辈的优良品德。

    此次活动成效显著,不仅增强了广大师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促使大家从自身做起,践行文明祭祀,还引导师生重新认识、尊重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展望未来,惠民街道黄田坝社区将持续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为建设文明、和谐、美丽的社区贡献更多力量 。



  (惠民街  庄晓芳)


巧手绘纸鸢 清明寄哀思——惠民街道长城社区开展清明节活动


    春风起,纸鸢飞,万物复苏,大地愈显明媚。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弘扬文明祭祀新观念,践行绿色清明理念,惠民街道长城社区开展了“巧手绘纸鸢,清明寄哀思”清明主题活动。居民们依托风筝祈福好运,以这种特别的方式遥寄思念,开展文明祭祀。


图片5.jpg


    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首先向大家介绍清明节放风筝这一传统习俗的起源与文化意义,帮助大家深刻领会活动背后的内涵。风筝绘制环节随即展开,工作人员将风筝材料包一一发放到参与者手中。小朋友们一拿到材料包,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精心挑选喜欢的颜料,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与独特的创造力,专注地在风筝上涂抹色彩、勾勒图案。家长们则在一旁悉心指导、全力协助。不少家庭还积极交流绘画技巧,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现场气氛既温馨又热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只只原本普普通通的风筝,摇身一变,成了承载着美好情感与思念的精美艺术品。

    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进一步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还通过文明、环保的形式,引导社区居民缅怀先人,有效弘扬了文明祭祀的新风尚。下一步,惠民街道长城社区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更多力量。



  (惠民街  丘静)


清明融情 浸润童心——惠民街道冷水坑社区开展清明节活动


    春草嫩绿,清明时节悄然而至。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传统文化魅力,惠民街道冷水坑社区联合工业中幼儿园开展“清明融情 浸润童心”清明节艾糍制作活动,通过传统手工艺体验活动传承清明文化内涵,促进社区与校园之间的互动交流,让清明文化在实践体验中得以弘扬。

    活动开场,社区志愿者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孩子们介绍艾草在传统习俗里的特殊寓意:艾草作为民间常用的一味中草药,不仅具有驱蚊、祛湿、消炎等功效,在清明节制作艾糍的习俗中,更承载着人们对健康平安、美好生活的祈愿。孩子们专注聆听,真切认识到艾糍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古人智慧与情感的结晶,是文化传承的鲜活载体。


图片6.jpg


    讲解过后,在志愿者与党员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正式开启艾糍制作之旅。他们将面团分成小块,小心翼翼地捏成圆饼形状,接着放入馅料,再仔细收口捏紧,搓成椭圆形或圆形。尽管小手沾满青汁,模样有些狼狈,但孩子们热情高涨,学得有模有样。没过多久,一个个碧绿光滑的艾糍摆满桌面。待艾糍蒸熟,热气裹挟着艾草的清香弥漫开来。孩子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软糯的口感与艾草的独特香气交织,让他们沉浸在春的气息之中。

    本次活动以传统民俗为桥梁,将实践体验与历史文化深度融合,帮助孩子们全方位理解清明节习俗的文化内涵,真正让清明节文化在寓教于乐中落地生根。下一步,惠民街道冷水坑社区将持续探索“社区+校园”合作新模式,策划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为文化传承助力,为社区和谐发展添砖加瓦 。



  (惠民街  曾雯)


一袭纸鸢寄相思——惠民街道侨新社区开展清明节活动


    为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引导孩子们以健康、环保的方式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近日,惠民街道侨新社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一袭纸鸢寄相思’”手绘风筝活动,借助创意手工与文化体验,帮助孩子们领悟清明节的深厚内涵,学会用现代方式寄托对先人的思念。


图片7.jpg


    活动开场,志愿者通过 “清明知多少” 互动问答,开启生动的文化课堂。在轻松活跃的氛围里,志愿者不仅为孩子们介绍风筝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种类,还结合趣味故事与精美图片,深入讲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引导孩子们摒弃旧俗,树立文明祭祀的新风尚。

    紧接着,孩子们分组领取空白风筝骨架和环保颜料,迫不及待地投入到风筝绘制环节。在社区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画笔描绘出心中五彩斑斓的春天,蝴蝶、彩虹、花朵等图案跃然风筝之上。志愿者则在一旁协助固定骨架、系牵引线,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一只只独具特色的风筝。

    午后,阳光洒满操场,孩子们带着亲手制作的风筝来到户外放飞。风筝乘风而起,在空中摇曳生姿,孩子们一边奔跑,一边感受风力与平衡的奥秘。操场上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放风筝的乐趣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也让大家深深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趣味游戏中认识到,清明节不仅是追思先人的节日,更是传承家风、凝聚亲情的重要契机。未来,惠民街道侨新社区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依托,创新文化活动形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活力,为构建和谐社区持续注入强大的文化动能。



  (惠民街  徐婉雯)


创意手工寄哀思 绿色清明树新风——惠民街道沙湖社区开展清明节活动


    为普及文明祭扫理念,引导居民采用鲜花等环保健康的祭扫方式缅怀先人,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沙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携手乔伊贝幼儿园,精心组织开展了“创意手工寄哀思 绿色清明树新风”——“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活动伊始,社区工作人员生动地讲解了清明节的起源、习俗,还讲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带领大家深切缅怀先烈们为祖国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牺牲。随后,大班和中班的孩子们在社区工作人员及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开启绒花制作之旅。他们用柔软的绒布条和扭扭棒,精心制作出一束束色彩柔和的绒花。这些绒花,不仅饱含着对先人的追思,更寄托了孩子们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之情。一位参与活动的老师感慨道:“用绒花代替传统纸钱,既环保又庄重,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学会了用更文明的方式表达思念,缅怀先烈。”


图片8.jpg


    “有一种食物,能把江南绿透,能让春天苏醒。”小班课堂上,老师通过趣味提问,引出制作青团这一环节。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制作青团所需的糯米粉、澄面、糖、油、艾草汁等材料,并详细示范制作步骤。看着老师和社区工作人员将糯米粉与青麦汁混合,经揉拌捏出小青团,再包入馅料,小朋友们早已迫不及待。洗净小手后,他们在老师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纷纷施展浑身解数,搓、压、揉、团,将红豆沙馅料包入面团。不一会儿,一个个可爱的青团便摆满桌面。


图片9.jpg

    此次活动,不仅是对清明节优良习俗的传承,更是一次革命传统教育,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下一步,惠民街道沙湖社区将持续加大文明祭祀的宣传力度,积极倡导居民以鲜花代替纸钱,践行绿色祭祀、文明祭祀、安全祭祀,让文明新风吹遍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惠民街  刘洁)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