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基层治理、推进民生保障工作走深走实的背景下,惠民街道始终将“以民为本”理念贯穿服务全过程,积极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责任担当,近日,成功化解一起特困老人救助难题,用实际行动织就一张温暖而坚实的民生保障网,成为基层服务精准化、人性化的生动缩影。
日前,粤北人民医院收治一名72岁患者,其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引发呼吸衰竭,入院时处于意识模糊状态,且处于无人监护状态。经街道公共服务办与院方沟通,确认患者属惠民街道惠民北社区户籍居民。
惠民北社区获悉情况后,即刻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联合街道公共服务办迅速组建专项帮扶小组,全面开展救助工作。专项帮扶小组成立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粤北人民医院,通过与医护团队深入沟通、细致查看病历资料,详实掌握老人病情及医疗救助需求,为后续救助工作的有序推进筑牢基础。
经工作人员深入核查确认,患者姓谢,已在外漂泊二十余年,长期居无定所,事发前临时寄居于热心群众提供的柴房,且无直系亲属履行照料职责。待谢叔意识逐渐恢复清醒后,社区工作人员即刻采取双线并行的工作策略:一组留守医院,持续跟进谢叔病情变化,同时耐心细致地向其解读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另一组则奔赴谢叔暂居地,搜寻与身份信息、财产状况相关的重要证件材料,协助其申请特困人员救助,争取政策保障。为加快推进救助申请流程,确保政策精准落地,经统筹协调,工作人员将谢叔妥善安置至康辉养老院。
然而,在安置期间,谢叔病情突然急转直下,出现呼吸衰竭症状加剧等危急情况。为把握黄金救治时机,惠民街道公共服务办与惠民北社区迅速启动应急医疗协调机制,与粤北第二人民医院展开多轮沟通,以最快速度完成转院评估、手续办理等工作,顺利将谢叔转送至粤北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专业化治疗。
经过粤北第二人民医院医护团队的全力治疗,谢叔病情逐步趋于稳定。在此期间,专项帮扶小组同步推进特困人员申请工作,通过救助申请、材料审核,顺利完成认定程序。考虑到谢叔后续康复及长期医疗需求,工作小组立即向区民政局提出将谢叔转入武江区中医院的申请,结合武江区中医院医养结合的服务体系,再次协调转院事宜,最终将其妥善转至武江区中医院进行集中照护。至此,从紧急救治到稳定疗养,从身份认定到政策保障,惠民北社区通过全链条服务,彻底终结谢叔居无定所、医疗无着的困境。
此次帮扶行动中,惠民街道以高效的执行力和细致入微的服务,将政策落实、生活安置、医疗保障、情感关怀等环节有机串联,形成全链条帮扶体系。面对复杂繁琐的救助流程与紧急多变的医疗状况,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多方协调、精准施策,既彰显了基层工作者的责任担当,更传递出对困难群体的深切关怀。
未来,惠民街道将持续关注谢叔的生活与健康状况,为其提供长期稳定的帮扶支持,同时,将进一步深化“以民为本”服务理念,不断优化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效能,以更有力的举措、更温暖的关怀,聚焦群众关切、优化服务供给,让民生保障的坚实防线,成为守护群众美好生活的温暖屏障,在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答卷上,书写更多有温度、有力度的民生篇章。
(惠民街道 李秀文 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