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改革攻坚规范治理丨武江区破解“村改居”工作四大难题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

来源:武江发布微信公众号 发布日期:2022-11-24 16:11:56

微信图片_20221124164445.jpg


微信图片_20221124164449.jpg

  

    今年以来,武江区围绕改革攻坚规范治理的工作要求,紧抓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关键,将“村改居”试点工作作为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9月中旬,西联镇赤水村、西河镇红星村的《村改居调整方案》分别以同意票数100%、96.61%的高同意率通过村民大会表决。11月14日,区政府正式批复调整设立红星社区和赤水社区,标志着武江区城乡融合工作在全市率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村改居”试点工作已作为我区改革创新案例申报参加2022年度韶关市深化改革和规范治理创新案例评选活动,目前已成功进入到二轮评审环节。

    深化上下联动破解干事创业桎梏

    坚持高位推进。成立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谋划部署,区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统筹推进,分管区领导任副组长具体负责,21个相关单位为成员联动配合的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12次“村改居”试点工作专题会议,遵循“完成试点、逐步推广,成熟一个、改革一个,稳步推进、不搞一刀切”的思路稳妥有序推进试点工作。强化责任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对应涉改村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改制工作责任分解表,落实专人具体到一线、到群众身边指导、协助做好改制工作,做到明责履责尽责,压实担当责任。夯实“堡垒”根基。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党支部班子成员联系普通党员、普通党员联系村民的“双联”工作制度,将党群服务室搭建为面向村民和联系村民的前沿支点,带动两个村1183人共同参与“村改居”工作。

    释放改革红利破解顶层设计难题

    善借“他山之石”。学习借鉴广州、东莞、佛山等地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充分结合武江实际印发实施了《武江区“村改居”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增强“村改居”试点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坚持人民至上。保持管辖范围不变、“两委”班子职数不变、集体资产权属不变、集体资产权益不变、农村优惠政策不变、计划生育政策不变等“六个不变”,维持村民利益不受损,赢取村民全力支持。创新“一村一策”。在原村民转化居民身份权益发生变化时,采取“就高不就低”原则,最大程度增加群众权益;将社区水、电、路、气、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纳入市政建设,优化教育配套设施和社会保障,让村民享受高度城市化生活;对改制社区予以维持3年20万元/年的标准奖补,社区“两委”成员将按照每人3万元/年的标准给予补贴。

    突出以人为本破解村民顾虑难题

    下好全面摸查“先手棋”。围绕教育优待、计划生育补贴、就业扶持、残疾人优惠等政策以及村级集体资产、集体土地规范处置转化等问题,开展全面摸底调查,梳理形成赤水村、红星村“村改居”试点工作问题清单共62项。打好资源整合“组合拳”。积极为“村改居”工作提供政策支持与服务,主动对接上级职能部门、健全区级部门间联席工作制度,集思广益破解问题清单,以“逐项解决、逐项销案,先易后难、层层推进”方法,全面破解难点问题62个。用好宣传工作“指挥棒”。实行网络宣传模式,按照“一人一格、一格一责”的分片网格制度,构建“楼栋+党员+住户”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组织体系,累计发放宣传册1800多份、悬挂横幅标语20条。同时通过新媒体、广播等宣传方式,让群众进一步明确“村改居”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村改居”工作营造良好稳定的社会氛围。

    规范改制流程破解改革落地难题

    强化全流程指导。指导涉改镇制定“村改居”试点工作调整方案,制定“村改居”试点工作日程安排表,对文稿征求意见、“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大会表决等环节明晰工作要求。严格把关请示、批复、报告等相关文书,让涉改村投票表决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坚持定期调度。对关键环节定期调度了解涉改村进度情况,加强分析研判和风险防控,确保“村改居”工作平稳有序。注重培训指导,结合“村改居”工作以及村民会议的工作细节,通过现场模拟与理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与会人员熟练掌握投票表决流程。强化纪律教育。严禁违规调度资金、转移资产、私分钱物等行为,坚持依法依规,保证程序完善,实行“村改居”涉及的会议、表决、投票等全过程监督,确保“村改居”程序步骤公平、公正、公开。

  


(区委办  区民政局  张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