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乡村振兴信息公开

庆丰收,促和美,武江区举办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

发布日期:2023-10-07 11:57:29 来源:本网
打印

 秋分至,丰收时,农民丰收节既是广大农民朋友的节日,也是全区人民共同欢庆的节日。9月23日,武江区“庆丰收 促和美”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山蕉知青文化园举行。市政府副秘书长胡建文,区委书记张广晖、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理鸣、区政协主席彭波、区委副书记王友华等四套班子领导出席活动。

  张广晖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农民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诚的问候。并指出,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武江区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迈向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征程的一年。提出武江区要以节为媒,检阅武江“三农”工作成效,展示全区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进一步把方方面面力量动员起来、凝聚起来,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更加强大的动力。5.png 

领导嘉宾共同启动武江区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

  活动在开场舞蹈《鼓上舞》中揭开序幕,文艺表演《稻谷飘香》《喜庆金秋》,歌伴舞《大地欢歌》等节目歌声如潮,舞影翩跹,诉说丰收喜悦、庆祝五谷飘香、共盼国泰民安。活动中还举行了颁奖仪式,为武江区级农业农村土专家、武江区级乡创客、武江区级田秀才、韶关市级土专家、乡创客等颁发牌匾。活动现场设置了16个农产品展销位,各路农货商家云集,并利用线上平台进行实时直播,多渠道销售特色农产品。此外,现场还设置了武江“百千万工程”成果展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展。

  一直以来,武江区委、区政府将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得到显著发展。2023年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达6.86亿元、增长7.7%。

  一是聚焦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效凸显,累计完成投资1.32亿元,冷库、预制菜车间、蔬菜加工车间等设施全面完成建设,2023年上半年全区实现蔬菜种植2.9万亩,产量5.2万吨,带动全区菜农增收同比增长10%以上。全区共培育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7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5家;培育龙安淮山、妙联丝茅姜、龙归香蜜薯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9个,“粤字号”农业品牌7个,“两品一标”农产品认证企业10家、产品认证15个;成功创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7个、广东省“菜篮子”生产基地4个。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的势头越来越强劲。

  二是聚焦乡村振兴车间建设,推动村集体增资、农民增收。全区累计创办强镇富村公司7家,营业额突破2100万元,创办乡村振兴车间11间,营业额突破2000万元,吸纳农村人口就业600多人。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推行“支部引领、党群参与”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累计登记集体资产25.88亿元、自然资源95.71万亩,资产总额位于全市首位。全区集体经济收入高于10万元的行政村占比从2021年的80.4%提升至2023年的100%,农民群众的丰收更加充实、更加全面、更加优质。6.png

强镇富村公司产品售卖点

  三是聚焦生态振兴发展,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乡村振兴“打擂比武”机制,有效凝聚各方合力破解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问题。2020年以来,全区共开展打擂比武7次,获奖自然村63个,发放奖励金406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7372万元。全区277个自然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其中美丽宜居村以上村180个,比例达到65%。江湾镇湖洋村获评“广东省乡村大擂台单项奖”“龙归—江湾”乡村精品线路获评“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生态体验+特色产业”重阳镇休闲线路入选韶关首批10大乡村旅游线路。重阳镇“青林水岸 红色印记”美丽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荣获韶关市首届“农行杯”“个十百”乡村振兴擂台赛第三名。

  四是聚焦乡村文化挖掘,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依托“打擂比武”,打造了龙归粮仓、山蕉“知青”文化、“江湾老街”、倒流水“梦里荷香”、水口龙舟文化等一批乡村文化品牌,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年以来,成功举办了农文旅高质量发展招商大会,共促进21个项目签约,合计投资金额超29亿元,涵盖了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并开展整村运营探索尝试,通过整合村内资产,以“资产包”形式入股为运营资本,成为全市第一个引入乡村运营团队开展整村运营的县(市、区),有力推进武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7.png

武江博物馆文创作品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