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是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重要平台,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培养工程,是为基层事业发展提供人才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大力弘扬以“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全心全意的服务态度、甘于奉献的精神追求、锐意进取的创新激情”为主要内容的“三支一扶”精神。我区“三支一扶”大学生江成娣用她实际的行动,在支教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以下是她关于支教的心得体会。
为了实现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2018年9月,我光荣的走上了“三支一扶”支教工作岗位,在韶关市武江区龙归镇中心小学服务至今,已接近一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提高了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等。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当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而我现在的目标则是先成为一名称职的老师。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为了使学生、家长能接受我、喜欢我,吾日三省吾身,希望自己先做到无愧于心,敢于担当,才能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跟同事和学生进行交流,使自己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我严格要求自己,服从领导的各项安排,尽心尽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毕竟初为人师,因此要下大功夫进行业务方面的学习。对自己所教授的课从内容到方法等各方面都应不断加强学习与研究。作为一名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教学知识对我来说并不算什么难事,但当其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时我还是缺乏足够的方法与经验。
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经常倾听那些有经验的教师的示范课,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课后与其他老师交流沟通,向他们也学习了很多有关教育教学的知识。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老师,教育首先要传道,强调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道观念。因此,德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我认为,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我把这种爱理解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赢得学生的信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因材施教,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以后的工作,我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爱人育人,以更好的一面面向自己,面向学生,为人师表,为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不懈努力。
这一年的支教工作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支教生活给了我一段深刻体验和感受,给自己人生划下永不磨灭的记号。这次支教生活不仅磨砺了我的品格,锤炼了我的意志,更使我对支教产生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让我在人生这条漫漫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能成为一名支教教师,是我无悔的选择,也是我莫大的荣耀,支教生活所焕发的光芒将照亮我今后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