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一)方案目的
根据工作需求,为有效构建一个全面的武江城管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各类紧急情况下各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城市运行秩序。
(二)方案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韶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三)方案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城市管理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
(四)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完善工作机制,作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准备,使“测、报、防、抗、救、援”六个环节紧密衔接,形成整体合力,提高对灾害事故发生发展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和紧急处置能力。
2.平战结合、协同应对。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把平时的市容管理及行政执法工作与灾害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相结合,在应急准备、指挥程序和救援方式等手段上,实现平时与应急的有机统一。
3.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应急管理,促进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切实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由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机动班组及侨银公司组成。
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丁少锋
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远云、龚光权、赵欣、李宁、黄源琦(具体副组长由当天值班领导担任)
成员:王粤、何清、杨文强、杨华俊、郑文君、付志峰、市政中心各业务股室机动班组(不少于10人)、侨银公司。
表1 职责分工
三、预测预警
(一)预警级别
本预案预警级别从高到低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
(二)预警发布
对需要向社会发布预警的应急突发事件,应根据紧急和危害程度,依托现有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按照韶关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有关规定执行。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影响范围、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警示事项及相关措施等。
(三)预警措施
1.加强监测。加强应急突发事件实时监测,及时根据现场情况分析评估,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范围、强度和可能发生的事件级别,视情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2.防范处置。迅速采取有效处置措施,控制事件苗头, 在涉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利用各种渠道告知公众避险。
3.应急准备。通知应急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部门和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做好参加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的准备并核查应急保障所需的物资和装备,确保随时可用。
4.舆论引导。及时准确发布事态最新情况,公布咨询电话,组织专家解读,加强舆情监测,及时澄清谣言传言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避免引起恐慌。
四、应急处突
若发生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当日值班人员须在20分钟内到场处置,并上报当日值班领导。值班领导接到信息报告后应及时研判事态的严重性、可控性和紧迫性,立即如实向上级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和本级人民政府报告相关情况。
应急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应急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性质、简要经过、影响范围、人员伤(病)亡等情况等。
五、应急保障
(一)队伍保障。局属各部门应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配足配齐抢险救援装备,不断提高应急能力。
(二)通信保障。局领导、机关各股室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局属各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的移动电话要保证24小时开机,确保应急通信畅通。局机关和局属各单位的值班电话要保持畅通。
(三)交通运输保障。配备抢险车辆10台、拖车2台、自卸车2台、高空作业车1台、随车吊1台、水车4台、挖掘机3台、铲车1台、压路机2台,用于紧急调配。
六、工作要求
(一)服从指挥调度。在应急保障工作中,全体人员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格执行指挥部下达的指令,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切实履职尽责。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全体职工要发扬城管精神,不讲条件、不讲理由切实履职尽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严肃工作纪律。在应急保障工作中,对行动迟缓,处置不力,措施不当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附则
(一)预案管理与更新由区城管和执法局综合考评股牵头制定和解释。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所涉及的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进行修订。
(二)本预案自2025年1月23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