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湾镇

百千万工程 | 武江这个村的石头“开花”也“生钱”

发布日期:2023-12-29 10:07:43 来源:本网
打印

  石斛,原生长于崇山峻岭之峭壁,秉山川之天然灵气。《黄帝内经》敬称其为“灵兰”,它也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

  图片

  禾间堂所种植的丹霞铁皮石斛。

  从前,铁皮石斛生长环境“奇怪刁钻”,自然繁殖率极低,被国家列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经研究发现,顺应其习性和特点,采用科学人工种植法所种植的铁皮石斛也具有多种疗效及药用价值。

  韶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又拥丹霞地貌,是石斛的绝佳生长地。武江区江湾镇森林覆盖率高,水质清澈通透,负离子含量高,在此种植石斛再合适不过。正因如此,韶关市禾间堂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禾间堂”)选择在江湾设立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基地,打造“禾间堂”丹霞铁皮石斛品牌。

  图片

  江湾石斛基地。
  十年坚守,江湾石斛基地稳步发展

  本是深山幽谷藏,江湾灵境蕴石斛。

  2013年,禾间堂在江湾镇湖洋村创建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基地,种植丹霞铁皮石斛。基地总面积约120亩,其中大棚约80亩,山地面积约40亩,高产期时亩产量可达到600-800斤。2022年总产量约3.6万斤,石斛鲜条市场价每斤约200-250元,年产值高达1500万元。

  图片

  观赏用丹霞铁皮石斛。

  基地采用仿野生种植法,即完全仿野外自然生长条件,不施任何肥料、除草剂等,使用山泉水灌溉,除对太阳直晒的区块需用遮阴网避光外,其他种植过程均避免人为干预。从种子培育到长成鲜条,基地内的石斛需经历无菌组培、大棚育苗及石头种植三个阶段。

  图片

  大棚育苗中。

  组培阶段选用野生丹霞铁皮石斛种子,在组培瓶内进行无菌培养;禾间堂再将组培苗种植在大棚进行育苗,既有不太强烈的林间阳光照射,又有阴湿的雾气滋润,可使石斛茂密成长;最后选择质地粗糙,松泡易吸潮,表面附着腐殖土或苔藓的石块作为栽植附主,移植到石头种植,石斛的整个生长周期最少为三年。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药材也是如此,生长于此的铁皮石斛如同享受VIP待遇。

  图片

  仿野生种植区正在浇灌山泉水。

  “一开始我们想还原石斛在悬崖峭壁生长的模式,直到我们发现石头里微量元素含量更高,所以就试着在石头上种植,检测后发现种植出来的石斛多糖含量更高,所以这十年我们都是采用石栽法。”禾间堂的技术人员刘强介绍道。丹霞铁皮石斛一直是市场上的“香饽饽”,禾间堂创新使用石栽法种植,有效提升了石斛的营养成分。

  从粗加工到深加工,小小石斛“72变”

  这十年,禾间堂加工的铁皮石斛产品层出不穷,如铁皮石斛粉、石斛花干、枫斗、烤条及石斛酒等……但受限于研发技术与能力,普遍产出的是粗加工产品。

  “每年4月至6月,石斛花开放,周边农庄总爱购买新鲜花朵来制作菜肴,或将石斛花晒干保存,石斛花就仅仅只有食用用途。在我们跟萱嘉公司合作后,他们使用超微分子萃取技术,提取出的石斛成分就能制作食品、护肤品、化妆品等产品。”当提及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的原因,刘强举例说道。

  图片

  石斛花开。

  江湾石斛自始点“石”成金,由粗加工走向深加工,科研成本提升、附加值逐渐丰富也让石斛基地产业升级。禾间堂还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结成丹霞铁皮石斛种植研究基地,所产的丹霞铁皮石斛仿野生品种成为采样研究原材料,目前与韶关市丹霞铁皮石斛研究院共同发表申请了2个发明专利与7个实用新型专利。

  图片

  丹霞铁皮石斛种植研究基地。

  2023年11月17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将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等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这意味着,今后铁皮石斛、西洋参等可作为食品材料使用。

  乘着石斛药食同源这股东风,禾间堂与广东兴昶未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由禾间堂提供石斛等原材料,兴昶公司则对食品原料预先进行半加工、包装以及冷冻处理,出品的石斛苦瓜排骨汤、石斛乳鸽汤等产品广受好评。“年轻人喜欢喝汤,但自己又不会烹饪,预制汤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比起直接买石斛煲汤,省心省力也更实惠。预制菜从车间加工到市民餐桌,节省时间、人力成本,是趋势所向。”广东兴昶未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杰辉介绍说。

  图片

  禾间堂的石斛产品。

  石斛花开,产业梦圆。

  大山深处有“石斛小镇”

  蛰伏十年,武江石斛产业链是蓄势待发。

  据《神农本草经集注》记载:“今用石斛出始兴,生石上,细实。以桑灰汤沃之,色如金,形如蚱蜢髀者佳……”书中所指“始兴”即今韶关市,古称“始兴郡”。自古以来,韶关就是石斛的产地之一,这种本土中医药资源历史悠久。从濒临灭绝到“石上开花”,武江的“石斛故事”还在进行着。

  图片

  丹霞铁皮石斛种子。
  江湾镇湖洋村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名单,正探索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路。食药两用的突破,引领了铁皮石斛产业的高质量迭代升级。为进一步谋划石斛产业发展思路,江湾镇结合实际,以石斛为主线,以温泉文化和非遗文化为特色,计划打造集石斛种植、加工、研发、科普、商贸、文化旅游、康养体验于一体的石斛产业集群区,“石斛小镇”的发展雏形渐渐清晰。
  接下来,武江区将紧抓“百千万工程”发展契机,谋划全区石斛产业集聚,为石斛基地与科研单位“牵线搭桥”,引导打造“培种育苗、生产种植、精深加工”石斛全产业链条;鼓励石斛基地由“做产品”向“做品牌”的转变,以长期眼光打响武江石斛品牌;逐步完善石斛产业链条,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增强全区产业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动人的乡村致富曲即将在武江的石头里“奏响”。

  图片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