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教育局坚持以普法教育为先导,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依法治教为重点,以行政执法为手段,努力提升教育系统依法治教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完善教育现代治理体系,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不断推进我区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法制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为全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就2021年武江区教育局法治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提升教育系统法律素养
(一)树立全面依法治教理念,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局年度重点工作范畴,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局党组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招生入学、强镇复评、教育建设项目、“双减”工作等重大教育民生问题。将政治学习纳入党组会议第一议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民法典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
(二)领会法治政府建设内涵,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是贯彻落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分工方案》,把依法治校作为促进教育和谐发展、转变教育管理模式,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纳入全区教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市九中、红星小学、华泰小学、金福园小学、田家炳小学5所学校创建为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市十一中、东岗太阳城小学、田家炳沙湖绿洲小学等10所学校正在申报市依法治校达标校。二是区教育系统干部教师通过学习强国、韶司在线平台,党小组会,自学等形式,学习《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广东省2021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广东省行政检查办法》《民法典》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做好法治校园创建的相关工作,增强武江区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和师生的法律意识、规矩意识,提升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法治建设,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一)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高执法工作水平。以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为抓手,强化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不断提高行政执法能力,遵循依法规范、分类管理、综合施策、协同治理的原则,强化对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的有效监管。2021年9月至12月,每周末及节假日均安排干部清查整治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从教人员、授课内容、重点领域风险情况,通过一系列的专项治理,进一步规范了培训内容、师资管理、收退费管理,防范化解校外培训机构办学风险,依法维护广大学生、家长的合法权益,切实推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健康发展。
(二)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现有21个行政许可事项均已纳入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统一管理,实现应进必进,一门办理。一是按照“一个窗口”面向群众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明确了限时办结承诺、监督问责制度,并张贴公告通知申请人依申请办理的事项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统一办理。二是提高行政服务事项在线申办率,对于依申请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已全部开通“在线申办”服务,缩短办事时限,延长网上办事链条,争取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不存在以备案、登记、行政确认、征求意见等方式设置变相行政许可事项。不存在行政审批中的中介服务及收费事宜。
(三)大力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定年度“双随机、一公开”实施方案和检查清单,将检查全部纳入省双随机监管平台。通过内部联合双随机,进一步精简检查事项。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卫健局等部门对教育领域涉市场主体事项开展联合双随机抽查。
(四)自觉接受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提高行政执法能力。一是承办区人大代表建议3件,区政协委员提案21件,所有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答复率达到100%,满意度达到100%。二是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规定及时更新政府信息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积极做好主动公开工作,大力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质量。全年在区政府网站公开60余条教育信息,积极扩大主动公开的范围和深度。三是强化信访件、网络舆情、网络问政回应处理,及时回应网民诉求,按照时限要求答复网民留言。全年共受理信访件3件、网络舆情9件,网络问政386件,均做到件件有回复,群众满意度较高。
三、优化教育服务,依法全面履行教育职能
(一)全面加强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一是均衡优质发展义务教育。通过新建一批、改建一批学校,增加学位供给。建立长效的防流控辍机制,坚持依法治教,落实资助政策,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不因贫困而失学,发放助学金共981500元,直接受助学生达2493人。二是普惠健康发展学前教育。新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增加学位供给。以新华幼儿园为龙头幼儿园,新办的滨江花园幼儿园、蓉城幼儿园和鸿裕幼儿园为成员,组建新华幼儿园教育集团,探索一体化办学模式。三是提升发展特殊教育。借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场地办成区特殊教育学校,完成6所学校随班就读特殊资源课室建设。
(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一是坚持深化立德树人。围绕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等5个方面,深入挖掘“五育并举”的课程整体育人功能,将立德树人要求融入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考试评价等关键环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学校课程体系。二是坚持提升智育水平。学校科学制定教学计划,确保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组织教学常规检查,加强教研指导,促进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坚持高质量完成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投入1019万元。开展教学工作考核评估,评选教学先进单位和进步单位一批。扎实落实“双减”工作,切实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做好防范化解培训机构因政策调整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规范科学登记,坚持从严治理,做好规范办学许可证登记的指导工作,依法清理无证校外培训机构,全面暂停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工作。截至12月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清零”。三是坚持改进体育工作。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发展新局面。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2021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达到 45%以上。四是坚持加强美育工作。整体推进各类学校美育发展,增强美育熏陶,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区教育局组队代表武江区参加2021年韶关市“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喜夺一金一银一铜。五是坚持改进劳动教育。重视抓好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韶关市风烈中学被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田家炳沙湖绿洲小学和龙归中心小学积极申报劳动教育相关课题并成功立项。
(三)全面开展宪法进校园活动。1.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一是深入宣传,营造良好法治教育氛围。区属学校利用班级微信群以及学校工作群做好法治教育与防范电信网络宣传动员工作1300多次。通过学校的LED显示屏推送有关法治教育的标语,并利用国旗下讲话和周一大课间时间广播法治小知识、常见以及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手法,进行宣传教育共760多次。二是精心组织,开展各项法治教育活动。区属学校开展“法治教育”主题班会860多场,“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校园”为主题的班队会760多次,开展“宪法教育大课堂”活动110多场,引导各班学生人人参与讨论,班主任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和防骗小妙招,提高了学生知法、学法、遵守法律法规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开展“我心中的法治校园”手抄报活动,组织学生围绕“我心中的法治校园”主题,突出反映学校创建无校园欺凌城市主要成果和亮点,共收到学校上报优秀作品91份;组织学生参与“韶关市第二届法治文化节系列活动”,筛选报送剪纸、绘画、电子海报、书画等作品60多份。荣获一等奖6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8名;注重发挥互联网及各类媒体平台作用,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积极组织区属3万多名学生参加第六届全省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三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区属学校利用班团队会课开展了“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班会活动,全区3万余名学生参与了活动。
2.积极开展学生防性侵和防校园欺凌教育。召开武江区教育系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会议,区属9所学校与区检察院开展了关于预防学生性侵害座谈会。重点强调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案件数据,点明开展防性侵工作的紧迫性。
3.加强职能部门联动,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工作。一是积极开展禁毒示范校创建活动。把青少年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纳入“平安校园”创建内容,与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渗透教育和安全教育相结合,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干预和行为管控。严格贯彻《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做到教学计划、教学课时、教材和师资“四落实”。二是巩固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成果。以开展省、市级平安校园和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普法宣教。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社会综合治理和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的活动,在重点时段派警力到学校执勤,维护学校治安秩序。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对培训机构开展审核备案、预防性侵害隐患等排查整改等工作,会同人社、民政、市场、发改、公安等部门依法取缔非法培训机构。
四、存在的问题
因疫情影响,开展的“法治教育进校园”及“学宪法 讲宪法”等活动次数及规模有所缩减。同时,无法开展大规模的“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训”建设工程。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接下来,武江区教育局会扎实推进依法治区工作,严格按照《韶关市武江区2021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要点》的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法治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为我区建设成为韶关“双化双融”先行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率先突破区,争当韶关改革发展排头兵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