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江区农业农村局信息公开目录

武江区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21-02-26 17:18:57 来源:本网
打印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做好2020年扶贫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咬定目标、坚持标准,一鼓作气、乘势而上,保持攻坚态势、强化攻坚责任,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目标,全面排查解决存在短板,坚持不懈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全区755户1788贫困人口以及7个贫困村的脱贫出列质量,加强总结宣传,以创建城乡融合先行区为契机,建立健全扶贫长效机制,确保全面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一、压实五大主体责任

(一)压实三级书记责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认识做好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落实“两个重中之重”要求,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严格落实遍访贫困户、深度调研、专题研究、年度报告和考核评估制度,持续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帮扶单位、各镇)

(二)压实扶贫属地责任。各镇村要认真履行扶贫属地责任,要熟悉情况、钻研业务、抓好工作落实。各镇要强化对村的指导,重点加强对分散贫困人口的帮扶工作。(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帮扶单位、各镇)

(三)压实行业部门责任。按照“四个优先”的要求,运用部门职能和行业资源做好工作。“三保障”部门要指导各镇排查解决“三保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产业部门要加大对各镇及7个省定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加强对脱贫攻坚土地、科技、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组织部门要关心关爱基层扶贫干部,完善激励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干事创业的政策举措,深入推进党建扶贫;扶贫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督查落实。(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四)压实定点帮扶责任。合理制定计划,加大资金投入,抓好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的落实落地。深入定点帮扶村调研指导,协助解决突出问题;严格落实驻村工作制度,推进各项帮扶项目,解决贫困户民生难题。(各帮扶单位)

(五)压实对口帮扶责任。充分发挥东莞高埗镇对口帮扶的优势,拓宽高埗武江两地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园区建设、科技创新、就业帮扶等领域的互访交流,助推各领域深度合作,切实提升帮扶实效。(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二、深化六大重要举措

(一)深化产业就业扶贫举措。推动参与产业扶贫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市场销售主体、农业企业(合作社)、农业科技人员与扶贫产业结对全覆盖。重视巩固就业扶贫成果,指导各镇做好贫困劳动力就业跟踪帮扶工作,督促做好扶贫公益性管理岗位。加强家庭服务、农村电商、转移就业等技能提升培训。指导各镇做好光伏扶贫项目建设、运维管理和收益分配工作,规范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局、区人社局、区工信局、区金融办、各镇等)

(二)深化民生保障举措。落实教育、住房、低保、医保、养老、救助等综合民生社会保障政策,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给予保障。(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医保局、区卫生健康局、区残联、区扶贫办、各镇等)

(三)深化消费扶贫举措。推动区直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社会团体、公民个人等积极参与消费扶贫,积极对接东莞高埗镇开展消费扶贫活动;积极参与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博览会、广东广电网络韶关生态农产品销售平台及珠三角消费扶贫专场活动等,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同时结合城乡融合发展机遇,拓宽贫困户农产品的消费渠道。(区农业农村局、区工信局、区金融办、区直机关工委、区总工会、区妇联、团区委、区扶贫办、各镇等)

(四)深化扶志扶智举措。通过集中座谈、入户宣传、远程教育、观看影片等方式,主动向贫困户灌输自强理念,努力培养和造就他们敢于直面困难、勇于迎难而上的信念和意志,着力让扶贫对象从思想上拔穷根,力求精神物质双脱贫。加强农业适用技能培训,7个省定相对贫困村每个村至少培养3名致富带头人。加强乡村文明建设,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黄赌毒等的专项整治。(区委宣传部、区农业农村局、区教育局、区妇联、团区委、区扶贫办、各镇等)

(五)深化社会扶贫举措。总结梳理“6·30”活动开展以来的成效和经验,办好年度扶贫济困日活动,研究未来创新升级方向。引导社会力量加大对老区镇村的帮扶力度,落实定向捐赠计划。开展社会捐赠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工作。深化“百企帮百村”行动,动员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区工商联、区民政局、区扶贫办、各镇等)

(六)深化扶贫巩固举措。巩固提升全区755户1788贫困人口的脱贫质量,聚焦各镇村安全饮用水、网络信号覆盖、危房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指标短板,确保在6月底前实现贫困村20户以上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完成村村通光纤网络任务和贫困户(含无房户)危房改造任务,力争7个省定贫困村村容村貌达到美丽宜居村的标准。(区住建局、区工信局、区委农办、区扶贫办等)

三、建立七大长效机制

(一)建立专项指导机制。采取抽样调查与重点指导相结合方式,深入镇村开展扶贫调查,结合短板弱项,加强指导提升。坚持“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目标标准,既不提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严禁虚假脱贫、数字脱贫。(区扶贫办、区统计局、各镇等)

(二)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根据省、市制定建立的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区实际,建立防止返贫的体制机制、工作对象和政策措施,对脱贫不稳定人口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帮扶范围。强化建档立卡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贫困人口统计监测体系,做好贫困监测和建档立卡两套数据的衔接。(区扶贫办、区统计局、各镇等)

(三)建立资产管理机制。严格执行韶关市扶贫项目及资产管理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抓紧建立全区扶贫资产管理机制,对扶贫存量资产开展全面摸查、确权登记,规范收益使用分配,做好资产移交。全面梳理清理2016年以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持续加强区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区农业农村局、区扶贫办、区财政局、各镇等)

(四)建立考核督查机制。做好2019年全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工作,完善考核结果运用,对考核中存在突出问题的镇和区直部门,由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其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专项督查,加强一线督促指导。(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镇)

(五)建立宣传激励机制。一是加强工作总结。组织各镇各单位总结脱贫成效、生动案例、伟大精神,铭记历史、激励人民,凝聚力量。收集整理保存脱贫攻坚典型案例和影像资料,建立脱贫攻坚典型案例资料库和影像资料库,建立全区脱贫攻坚档案。二是做好宣传引导。组织开展脱贫攻坚系列宣传报道。加强涉贫舆情处置工作,做好省、市脱贫攻坚奖和脱贫攻坚模范评选表彰的推荐工作。(区委宣传部、区档案馆、区扶贫办、各镇等)

(六)建立改革创新机制。积极配合省、市扶贫办开展健全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改革试点相关工作。全面推进创建城乡融合先行区,研究加强农村低收入群体民生保障与扶贫开发的相关政策措施,探索对边缘贫困群体实施建档立卡,加强动态跟踪管理,做好边缘贫困群体帮扶工作,不断深化扶贫改革探索。(区扶贫办、区民政局、区委改革办等)

(七)建立统筹衔接机制。研究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衔接举措,推动乡村振兴政策在省定贫困村优先落实,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统筹乡村振兴与扶贫开发工作格局,形成双向互促的发展新局面。(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镇等)

附件:武江区2020年度巩固提升脱贫质量任务分解表

附件:

武江区2020年度巩固提升脱贫质量任务分解表

镇别

巩固提升脱贫质量任务数

巩固提升贫困村出

列质量任务数(个)

户数(户)

人数(人)

合计

755

1788

7

龙归镇

299

690

2

江湾镇

94

252

2

重阳镇

266

673

3

西河镇

69

127

0

西联镇

27

46

0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