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武江区西河镇黄塱村委村民林成仪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领到了自2020年农村宅基地规范审批流程后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颁发的首本农村住房建设不动产权证书。这标志着武江区农村住房审批登记颁证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村民林成仪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领取到了不动产权证书。
据了解,农村住房建设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工作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是落实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重要内容;涉及农民在宅基地、农房上的相关权益,依法确认农民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面积、位置和权属,给予农民更多的保障和支持;可以有效解决土地权属纠纷,为农民维护土地权益提供有效保障,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防范和化解农地纠纷。此外,农村住房建设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还能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使农村房屋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提供产权保障,为农业农村发展奠定基础,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支撑。
办理不动产权证书手续。
自2020年宅基地制度改革以来,区相关职能部门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以保障农民基本居住权为前提,以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体系为重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并建立完善了宅基地审批制度,保障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宅基地资格权,形成了农村宅基地巡查机制,不断提升农村宅基地管理水平,实现农民户有所居。
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入户指导。
据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截至2023年8月,武江区总共审批农村宅基地1063宗,审批面积160余亩。接下来,武江区将深入实施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第一本农村住房建设不动产权证办证流程和材料为范本,形成办证倒逼机制,保障农民宅基地合法权益,让农民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将进一步探索完善农村宅基地分配、流转、退出、使用、审批、监管等制度,形成依法取得、节约利用、权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有序、管理规范的农村宅基地管理模式,实现武江区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推进全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