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江区农业农村局信息公开目录

(转)“千万资金奖补,双倍活水注入”韶关武江创新实施乡村产业奖补机制

发布日期:2025-04-27 16:14:02 来源:本网
打印

“这笔奖补资金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将加快推进兰花培育中心的建设,建成后企业可以自主育苗,让兰花种植技术不再‘卡脖子’。”近日,韶关市武江区重阳镇兰花基地项目负责人侯天福激动地说道,得益于武江区创新推出的“乡村产业奖补机制”,企业获得了最高300万元的奖补支持,目前,首笔资金已落实到位。

兰花基地。 

                                                                                                兰花基地。 

据了解,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韶关市委“363”工作安排,武江区立足“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战略定位,聚焦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强化产业链补强和主体培育,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落地,于今年2月创新推出《韶关市武江区乡村产业发展奖补实施方案》。该区统筹设立1000万元财政专项奖补资金,支持强镇富村公司与企业合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项目,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按照企业自筹资金与财政奖补资金不少于1:1的比例,撬动社会资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扶持壮大乡村产业,破解武江农业产业“小散弱”的困境。

武江区乡村产业项目奖补工作会议现场。

                                                                    武江区乡村产业项目奖补工作会议现场。

政策实施以来,武江区各镇申报的9个产业项目中,6个优质项目通过专家评审,涵盖兰花、灵芝种植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五指毛桃加工、蔬菜育种以及古树茶加工研发等特色领域。其中,某兰花基地项目获评一类项目,获300万元奖补支持;两个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分获200万元二类奖补;三个特色种养项目各获100万元三类奖补。

灵芝基地。 

                                                                                         灵芝基地。 

“这种‘补改投'模式既契合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导向,又实现了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武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首批奖补资金预计撬动社会资本超1200万元,形成2000万元以上年产值规模。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可直接带动600余名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有效培育一批特色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联农带农效果好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带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制茶车间。

                                                                                                制茶车间。

目前,获补项目正加速推进投入建设。西河镇武龙源五指毛桃产业园项目打造原料基地及建成标准化生产线,预计产值提升5倍以上;丰龙农副产品加工集群项目400平方米预制菜生产车间将打造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提升食品安全生产标准;武龙源古树茶产业提升项目将扩建制茶车间,提高标准化生产效能,提升产品附加值……这些项目的推进,标志着武江区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着力打造“武龙源”区域公共品牌。 

                                                                            着力打造“武龙源”区域公共品牌。 

武江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阶段,该区将建立动态监测和绩效评估机制,着力推动科技农业、绿色农业、 品牌农业、质量农业落地见效,打造运营好“武龙源”区域公共品牌及农产品销售平台,形成连片开发、规模经营、龙头带动、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持久动力。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