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江区文旅体局

韶关市武江区文化旅游体育局2021年工作打算

发布日期:2021-02-09 16:40:07 来源:本网
打印

  (一)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践行“两个维护”落实到实际工作上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规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压实局党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体责任,打造坚强班子核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强党员干部人才队伍。贯彻落实政治要件,推动全局各项工作在党建引领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擦亮武江文化品牌。认真筹办“我们的节日”、“非遗戏曲进校园”、“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办公用好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三馆”公共文化“窗口”,持续办好公益培训、文化讲坛、群众演出、艺术展览等馆内文化活动,发挥“小、短、平、快”的特点以及覆盖面广、带动性强、群众受益的社会效应,带动周边文化产业发展。推广全民阅读理念,扶持原创作品创作,擦亮“魅力武江、文化芙蓉”和“书香韶关、悦读武江”文化品牌。

  (三)推进全民健身战略,培育武江体育品牌。加大公共体育服务基础设施投放和持续管理力度,聚焦公共体育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全民健身中心、11人制社会足球场等大型体育运动场地建设规划。充分发挥历届重大体育赛事的品牌优势,打造独具武江特色的体育赛事品牌。着力补强竞技体育短板弱项。推动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体育”业态发展。

  (四)加大非遗、文物保护力度。推进完成文物“四有”,加强文物保护单位建设管理。持续做好非遗挖掘工作,包装非遗精品。充分利用博物馆、文化馆公共文化平台,加强社会宣传。持续办好非遗保护传播系列活动,扶持武江区特色非遗项目积极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非遗技艺传承人,大力倡导非遗、文物保护传承。

  (五)推动旅游基础建设,促进“文旅+农业”融合发展。加大旅游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景点游向线路游、线路游向全域游迈进,“点-线-面”式壮大旅游产业,持续做好旅游厕所建设,推进建立智慧旅游系统,搭建“云”旅游服务平台。以龙归至江湾、西河至重阳两条精品旅游线路为阵地,积极响应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打擂比武”工作。抓住乡村自然生态季节性、地域性特点,择时举办乡村振兴系列文体活动和“广东人游广东”旅游推介活动,聚力形成旅游新热点、网红打卡点,加大农旅资源推广力度,尝试“文旅活动+地摊经济”新模式,刺激农特产品展销。

  (六)围绕“新武江新经济新生活”,着力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质量。以“全域旅游在行动”、“韶关马拉松”等大型活动为抓手,大力扶持限上住宿业经济发展,刺激经济指标提升,深挖住宿业上限潜力单位。加大文旅项目招商力度,吸引文旅企业入驻武江,培育文创类龙头企业,带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鼓励发展数字创意文化产业。

  (七)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文旅体项目建设。结合“十四五”规划,加大文旅项目策划力度。着力推动武江区文物保护一期、武江区市民文化广场各子项目等落地实施。推进完成书香广场建设项目、图书馆二期建设项目和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继续做好风度书房、风度书吧建设工作。以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为抓手,指导基层文化站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建设和公共服务。推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建设向乡村倾斜,服务于城乡融合发展定位。

  (八)加强行业治理,创建平安文化市场。巩固深化疫情防控、扫黑除恶、安全生产、扫黄打非、禁止“黄赌毒”、平安创建等专项行动成果。探索现行文化执法体制下的行业管理模式,设法解决因没有执法权导致管理职能偏弱的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双公示”制度,配合做好职权事项下放工作,厘清市场管理“权责清单”。推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健全行业治理长效机制,着力打造平安市场、法治市场。

  (九)培育文化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扶持文化旅游体育协会,规范协会管理和服务,大力培育“文化带头人”、“阅读推广人”、“社会指导员”,以文艺创作展演、艺术交流互动、精品发掘包装、公共免费培训为着力点,挖掘培育本地团队能人、吸引外来人才入驻武江,形成百花齐放的文化事业发展格局。为传唱武江声音、演绎武江故事提供人才支撑。


  韶关市武江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2020年2月9日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