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妇联公布2023年度武江区妇联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正式名单,其中,武江区博物馆荣获“武江区巾帼文明岗”称号。
(武江区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
拥护祖国、践行宗旨 武江区博物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人民至上,做好博物馆的免费开放业务。武江区博物馆现有党员2名,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中馆长被评为2023年区文旅体局党支部“优秀党员”。 (武江区博物馆党员志愿者给群众派发宣传资料) (武江区博物馆党员志愿者给群众派发宣传资料) 爱岗敬业,服务群众 开放服务方面 博物馆一线接待人员全部为女职工,她们坚守岗位,做好游客接待和团队讲解服务。发挥博物馆阵地作用,增进市民对武江历史、文物知识的理解,熟悉本地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个人修养。博物馆亦充分发挥好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截至目前,武江区博物馆共接待观众10万余人次,其中未成年人46114人次。 (免费提供讲解服务) (免费提供讲解服务) 社会教育和科普工作方面 发挥社科教育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各类社会教育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推出武江区博物馆“古韵蓉山”社教活动品牌,2020-2023年,引进“文化名人的历史印记”、“穿越历史,你准备好了吗?”、“文物动物园”等临时展览9个;结合春节、清明节、“三八”妇女节等各类传统节日和重要节庆日,组织开展各类活动73场,辐射人群达18277人次,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成果。 文博工作方面 积极开展文物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包括微信公众号、馆内电子屏等,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文博信息。同时,开展了“流动博物馆”进乡村、进社区巡回展活动,共接待观众2000余人次,并得到了省、市、区级媒体的广泛报道。此外,还通过数字化建设让馆藏文物“活”起来,并结合场馆元素开发了20余种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通过活动为各类组织、群众累计发放和兑换文创产品4000余件,起到了良好的推广效果和活化利用文物的目的。 (武江区博物馆工作人员向群众介绍文创产品) (武江区博物馆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暨《韶关市红色资源保护条例》集中宣传活动) (武江区博物馆在江湾镇开展流动博物馆进乡村活动) (武江区博物馆给群众普及文物知识) 脚踏实地,取得成绩 2021年,获评“韶关市科普教育基地”、“韶关市武江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韶关市武江区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22年,获评“韶关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3年,获评“韶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武江区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 (武江区博物馆部分牌匾) 接下来,武江区博物馆将继续发挥女性团体作用,加强文物价值的阐释和传播利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广大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精心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扎实有效的社教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