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华街道紧紧围绕建设最美最优中心城区目标,以“党建引领融合共建”为统揽,紧抓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全力打造城区特色亮点,持续擦亮“红艺新华”党建引领文化服务特色项目,集结党员、群众、志愿者、共建单位等多元力量,点燃“红色引擎”,奋力书写加速描绘融合共建、文化繁荣、为民服务的“三份答卷”,不断提升城市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以高标准、高姿态、新气象、新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强化“大工委”“大党委”筑牢红色堡垒,书写“融合共建”答卷
充分发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资源统筹能力,积极主动与辖区内公安、民政、人社等单位结对共建,同时吸纳中小学校、物业公司、医疗机构等与居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单位,搭建好共建共治平台,以服务居民为核心,进一步健全资源、需求和项目“三张清单”,为辖区居民提供菜单式服务,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街道“大工委”依托党建联建平台,紧盯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普遍突出问题,及时收集信息民意,倾力打造红色物业管家志愿队、居民志愿队、在职党员志愿队三支志愿服务队,做实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志愿者和在职党员主动认领群众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切实将为民服务落到实处,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与成员单位结对共建以来,共计签约项目50余个,共建超120次,参与人数近3000人次,着力凝聚工作合力“最大化”、推动共驻共建“常态化”、推行便民服务“精细化”。
二、创新“一社一品一特”亮化红色阵地,书写“文化繁荣”答卷
新华街道以“党建文化”为切入点,积极发挥中心城区区位优势,精心打造“红艺新华”党建项目,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基层文化服务水平,联合区检察院开展“武检在身边·法治进社区”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喜迎党的二十大 再读红色经典书”读书会活动、“喜迎二十大 红色经典电影进社区”主题活动等系列活动。同时持续发力现代社区建设,进一步发挥“红艺新华”辐射带动效应,以17个社区自身资源优势和区域治理需求为触角,辐射形成一党委一品牌、一品牌一特色,汇聚亮点纷呈的党建工作局面,通过“一社一品一特”绘就街道蓬勃发展“风景线”。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花城社区通过推动基层党建精耕细作,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推行“三融入三提升”工程,将组织融入网格、党员融入群众、服务融入民生,促使阵地亮起来、机制转起来、服务创起来,切实将社区打造成党员群众的温暖港湾;沙洲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邻里汇”家门口特色服务,在金泽园小区建设党群活动室,搭建起居民交流互助平台,让群民群众彼此从“熟悉的陌生人”转变为“亲密的好邻居”;五祖路社区统筹整合辖区科普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大党委”成员单位作用,打造“科普教育型”服务特色,与广东矿冶局党委联合开展“核你在一起 点亮世界”为主题的核科学普及活动,让居民对核安全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此外,利民社区的“大健康”、御龙湾社区的“巾帼湾”等品牌都各具特色。
三、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锻造红色先锋,书写“为民服务”答卷
围绕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标,推动辖区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全面落实“社区吹哨、党员报到”“街社呼叫、部门销号”工作机制,着力构建“街道党工委—17个社区党委—64个网格党支部”的三级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红色细胞”力量,深入开展“真情五百”“关爱留守儿童”“学雷锋志愿日”等大型惠民工程,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根据报到党员的职业特点、个人特长和服务意向,设岗定责成立扶贫帮困、医疗服务、教育服务、法律服务、政策宣传等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鼓励党员积极参与到街道、社区建设中来,让党组织和党员活跃在抗疫最前线、防汛第一线和社区民情网格里,在急难险重、重大突发事件中亮身份、作表率、践承诺,发挥关键时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打通街道社区精细化管理的“神经末梢”。今年年初以来,各社区党组织以党建项目工作思路为指引,在为民办实事中突出党建元素,开展疫情防控、抗洪抢险救灾、疫苗接种、文明创建、政策宣讲、交流研讨、帮扶慰问、志愿服务、环境整治、普法宣传、防诈宣传等各类活动145次,帮助居民群众解决大小困难8022人次,切实让群众在共驻共建共享中得实惠,让党员干部在为民服务中长才干,进一步激发辖区单位和党员队伍活力。
踔厉奋发书新篇,笃行不怠向未来!下一步,新华街道党工委将着力构建立体化、多层次、全覆盖的党建品牌体系,通过以点带面、分类指导、示范推动等方式,力争形成一批党建品牌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突出、党员群众普遍认可的基层党建项目,全面提升街道基层党建工作美誉度和影响力,展现党建统领下的新华新气象,实现街道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