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华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最美最优中心城区”目标,扎实推动“依法治街”建设取得新成就、实现新发展。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刻领会新时代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战略部署
近年来,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提升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丛书和党章,深刻理解和把握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先后多次邀请市委党校教授、专家学者,开展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党代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教学和研讨式教学,带动街道上下掀起学理论、练业务、勤实践的热潮。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高屋建瓴、精辟入里的专题论述,我街道迅速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辖区内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中央纪委工作报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采取党组理论中心学习组、专题报告会、集中宣讲等多种形式,积极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街工作的全过程
一是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召开党工委班子(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示范带动全街道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热潮。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法治新华建设方案,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主持研究法治政府建设重大事项,为新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二是街道党工委积极推动街道法治文化建设,带头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学法日”制度和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积极参与“宪法宣传周”、法治文化节、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等系列法治活动。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依法行政的理论依据,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街道班子成员学法用法,进一步提高法治意识和规矩意识。三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工委理论(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通过自学和集中学习等形式,先后认真学习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广东省2022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韶关市2022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点和武江区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要点,认真梳理了2022年全面依法治街工作要点,夯实了街道法治根基。四是开展了两场法治讲座,组织公职人员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建立健全依法治街各项制度,使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开展民法典、法治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活动,把党依法治国最新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使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三、2022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街道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认真落实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以及省、市、区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注重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不断健全党领导法治建设制度机制,将依法治街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将推进法治建设情况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自觉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不断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和依法治街能力。
四、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化体制改革,优化提升政府职能
1.强化机制建设,科学民主决策。街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建立健全班子议事、车辆使用、办公规范、行为准则、食堂管理、财经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切实打造健康有序、节俭高效政府。二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严格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程序,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介入,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注重听取街道法律顾问或有关专家意见,2022年,法律顾问团队对我街道各类合同、协议书、法律文书等进行合法性审查并出具书面意见26件,有效防范行政决策风险。本年度,街道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数为零,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数为零。
2.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街道持续推进“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最大程度减少证明材料数量,有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加快推进“一照通行”改革。全面优化“一网通办”,实现企业开办事项线上“一表填报”、线下“一个窗口”领取全部材料。
3.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我街道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自助办理、并联审批等制度机制,推进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坚持传统服务和智能创新相结合,每天安排志愿者在公共服务大厅值班,协助老年人完成业务办理,充分保障老年人基本服务需要。
(二)立足新发展阶段,依法推动高质量发展
1.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我街道按照权责清单,实施国家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清理涉市场准 入经营合同中的不合理条款,打破垄断格局,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清理、废止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坚决预防和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持续开展违法违规的涉企收费、检查、摊派事项和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全面清理。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建立政务诚信监测治理体系和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
2.全面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稳步推进城区提质改造。2022年我街道共计改造22个老旧小区,惠及102栋楼2683户居民。二是有序开展征拆项目。深入贯彻落实市、区关于开展土地房屋征收项目专项清查整治工作的决策部署,对全街道征收工作情况进行专项自纠自查行动,专项清查整治工作问题清单中涉及我街道6类共21项问题已完成整改15项,移交城管局3项,2项需与征收户协商退款,1项需评估公司出具相关情况说明。有序推动今年启动的新项目和未完成的旧项目,其中,粤北医院项目涉及56户住户,已签约51户,签约率达91.07%。芙蓉北环山路地块项目已完成红线范围内附属物拆除及相关清表工作,准备相关的交地工作。韶亮汽修厂项目已完成前期摸底调研工作。11月启动原韶关市第二拖拉机厂“三旧”改造项目,对剩余36户住户进行签约及项目收尾工作,现已完成宣传动员,前期摸底等,正稳步有序开展征拆工作。
(三)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完善城市综合执法体制,落实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措施,强化基层执法监督管理,推动城市执法能力。开展扬尘、城市绿化、垃圾分类及清运、油烟、噪音扰民等日常检查巡查300余次,实施行政处罚1宗,行政检查4宗,联合多部门开展集中整治52次,处理12345热线涉及生态环境问题共63宗。今年上半年,开出“某公司随意倾倒生活垃圾”行政处罚“第一单”,标志着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正式迈出了第一步,在证据锁定、执法程序、法律依据、公开公示等方面都积累了经验。同时,保持对“两违”严打高压态势,顺利完成亨泰路、大宝山矿等违建拆除156处,拆除面积7910平方米,拆除各类违规地锁98个。二是注重提升执法人员法律意识,加强责任管理和资格管理,严格执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已开通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执法队伍管理系统),其中23人持有行政执法证件,已完成法制审核人员备案工作;已开通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应上线主体持证人数23人,已上线主体持证人数23人,上线率为100%;在线办理行政检查15宗、行政处罚1宗、行政强制0宗;已开通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累计公示执法结果5宗。
(四)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强化重大突发事件依法处置
今年疫情形势尤为严峻,全市出现多例新冠感染确诊病例,特别是“0315”“1004”“1111”本土疫情突发后,我街道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各方力量,全力以赴做好重点人员管控、场所封控、核酸检测等工作,不断复盘总结,以常备常态、平战结合的状态,持续补齐短板,提升应急处置实战能力,成功完成了各项疫情防控阶段性阻击任务。2022年,共排查公安下发的数据44984人次,重点地区来返(韶)落实了健康管理措施,确保了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稳定。
(五)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在全街道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建立健全了街道、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社区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及时为居民提供优质专业的法律服务。按照《《广东省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指引(试行)》,我街道在社区中推选出17名“法律明白人”,着力培养一支群众身边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捉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2.注重法理情,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从源头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2022年度,我街道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15宗,成功调处212宗,仍有3宗在调处中,调解成功率为98.6%,涉及调解金额254.4万元,有力保障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
(六)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通过制度设计,使政务公开贯彻落实到政务运行全过程,全面依法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有效促进了管理服务的法治化、规范化及透明化。根据下发的《韶关市武江区新华街道办事处权责清单》,我街道303项职权在区政府门户网站、街道和社区的宣传栏、电子屏幕、办事窗口等场所主动向公众公开,阳光晒权。同时通过网络、信息、电话、及走访的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
(七)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支持本级人大、政府、政协、监委、法院、检察院依法依规履行职能,2022年,收到一次磋商函(武检行公磋【2022】4号),该磋商函系关于我辖区老旧小区飞线充电问题。收函后,我街道高度重视,立足实际,认真研究,对老旧小区充电桩整体情况进行排查整治。一是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协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社区任成员的“飞线充电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整治工作的总体领导,推动整治工作有效落实。二是积极与有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行动,多次会同区住建局、应急管理局、城管局、消防大队现场办公,对乱拉线电线的居民上门劝导,对屡劝不止的进行剪线。三是开展消防安全教育,邀请区消防大队安全宣传员向居民实地演练飞线充电的危害,在老旧小区举办17场消防安全宣贯演练会,受众居民达300余人。经过专项整治,老旧小区飞线充电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为平安武江建设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存在的不足
我街道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依法行政意识树的还不够牢。二是行政执法监督有待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的方式较简单,有待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执法监督机制。三是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仍存在短板,全民学法氛围还不够浓厚,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普法工作还任重道远。四是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普法形式相对较单一,缺乏智能化与法治化的深度融合。
六、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要点
一是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抓好公职人员的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意识。二是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开展经常性执法监督,扩展监督范围,防患于未然。积极开展行政执法争议和矛盾的协调,明确执法权限和责任,化解执法矛盾,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现象的发生。三是持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提高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意识和能力。四是创新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快建设“智慧法治”,推进法治建设的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