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河镇

西河镇人民政府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5-04-18 10:41:50 来源:本网
打印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加力提速、乘势攻坚的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363”工作安排以及区委“建设高品质中心城区,打造高标准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奋力开创武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美丽西河建设。

  一、凝心聚力抓发展,以更高标准推动“百千万工程”

  一是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特色农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广“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主体+农户”的农业生产模式,因地制宜种植广藿香、青梅、无花果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持续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保障粮食播种面积。深挖资源禀赋,丰富文化旅游新业态,以“一圈三线三业”为发展思路,在城中村发展好“商圈经济”,在北片村以“诗画西河 融城共富”乡村振兴示范带为主轴,在下坑、马屋村发展康养旅游产业,在田心、山蕉村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在什石园、黄塱、糖寮村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助推山蕉知青文化园申报“3A”级景区,进一步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二是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突出功能定位、瞄准资源特色,全力做好山蕉、马屋和下坑典型村培育工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完成好“打擂比武”回头看工作。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做好全镇“四沿”区域农房风貌品质提升。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加大违规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整治力度。不断优化农村公路路网结构,稳步推进田心龙皇岩水库驳接沙山林场环山路的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深化社会面宣传发动,采取通俗易懂的方法加大宣传,努力做到“百千万工程”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三是深化绿美生态建设。大力开展增绿补绿行动,充分利用“四旁”“五边”进行绿化,为建设绿美武江增辉添彩。压实古树名木资源保护责任,加强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扎实推进涉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森林资源管护水平。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工作,扎实抓好污染防治,进一步抓好城乡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作,配齐配全农村垃圾收运设施设备。谋划建设前进、下坑、田心村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和村头、大村村人居环境整治及产业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稳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着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推动辖区地面分布式光伏和屋顶光伏的开发建设,积极探索光伏开发新模式新场景,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助推“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二、持之以恒促经济,以更大力度培育发展动能

  一是紧抓项目谋划招引。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主引擎,梳理谋划西河产业的优势和发展方向。强化“一把手”挂帅招商,滚动更新在谈项目库,全力招大引强,加快推进项目洽谈、签约、落地过程。充分发挥乡贤优势,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西河。积极摸排资源、走访企业,进一步提高外出招商质量。做好“店小二”服务,紧盯四达国际商业综合体、西丹商业市场综合体、红星商务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用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为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二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动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全面落实各级各类惠企政策,定期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收集企业需求建议,帮助企业想办法、解难题,不断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切实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畅通政企实时沟通渠道,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解决企业用地、项目审批、人才招聘等各类困难和问题,助力辖区企业发展壮大。

  三是夯实资源要素保障。做好项目用地保障,有序推进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武江段征拆清表工作。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上级项目计划和用地保障,为全镇经济发展增添源头动力。

  三、用心用情补短板,以更高水平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坚持稳就业、重保障、促和谐,进一步提高公共就业服务供给质量,大力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民生工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继续开展低收入人群走访帮扶,注重技能人才培养。稳妥推进民生兜底工作,做好低保、优抚、临时救助等各项社会保障事务,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助尽助”。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扎实推进“双百工程”,强化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融合发展。

  二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农村卫生院医疗卫生设施设备、服务功能及诊疗环境提升,更好满足农村群众卫生健康服务需求,打通健康需求“最后一公里”。深化“城乡居保镇村通”工程,打造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社保服务圈”。加快基层“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大力推行“一套资料、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减少群众跑动次数。充分利用“一门一网”系统及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零距离一站式便民服务。

  三是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乡村春晚、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等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载体,创新文化宣讲模式,开展文化培训展览,为乡村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四、坚定不移稳秩序,以更实举措构建平安西河

  一是坚守安全生产底线。始终保持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高压态势,进一步健全事故应急救援和预警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重点对危化企业、建筑工地、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开展排查整治,超前做好安全防范。持续提升食药领域风险治理水平,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深入开展畅通生命通道“破窗”行动,依法打击、取缔黑燃气充装点,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停放等安全治理,全力守卫辖区平安稳定。

  二是做好风险防范化解。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安全责任制,切实整治乱占、破坏耕地等违法行为,守牢耕地红线。全面提高社会风险处置能力,严厉打击打架斗殴、非法走私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好极端天气防御准备,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提高防灾救灾能力。持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专项行动,毫不放松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抓紧抓实抓细“三防”工作,筑牢辖区安全屏障。

  三是夯实基层治理基石。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健全多元化解信访案件的工作机制,抓细抓实专项治理工作,力争“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做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巩固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及法律明白人的作用,多渠道引导群众以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五、锲而不舍转作风,以更严要求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持之以恒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胸怀大局,以钉钉子精神确保中央、省、市、区决策部署和镇党委工作要求得到最有力、最有效的贯彻落实。

  二要笃行实干优作风。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更加坚定自觉地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不断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三要恪守廉洁扬正气。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加强工程项目、“三资”等重点领域监管,严防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持续巩固政府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有限的“真金白银”更高效地投入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上。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