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专栏

江湾镇:做实“三抓三促”、“强镇兴村富民”,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4-07 17:17:59 来源:本网
打印

16e48e52f172d3d323af71b6d104b0c.jpg


江湾石斛产业基地.jpg

  

    今年以来,江湾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锚定打造生态优势突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桃花源小镇”目标定位,做实“三抓三促”、“强镇兴村富民”,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做实“三抓三促”,全面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一)抓资源挖掘,促经济发展,打造文旅靓丽名片。江湾镇结合文旅康养的发展定位,挖掘本地优质温泉资源,积极引入企业资本,打造湾仔温泉康养项目。温泉项目的开发对延伸富民兴村产业链、促进旅游资源整合、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江湾河常年水流充沛,台板电站至十里江湾段河面宽阔,两岸树木葱茏,景色宜人,是优秀的水上旅游资源,江湾镇积极对接多家企业,寻求发展水上游项目。随着以上项目的推进和建成,江湾文游产业将新增两张靓丽的“金名片”,将对全域形成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抓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培育本土农业品牌。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江湾镇立足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结合本地土壤、气候条件,探索发展特色农业。今年以来先后组织镇村干部到仁化、南雄和乳源等地,学习蔬菜、中药和林下作物种植新模式,探索发现江湾镇锅溪村山林适宜种植人工灵芝,拟选点进行试验种植。同时注重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引入企业打造“山肚里”特产品牌,旗下天冬产品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天冬种植规模达300亩,带动周边村民28户50余人就业。通过特色产业培育土农业品牌,筑牢产业发展基础。

    (三)抓党建引领,促基层治理,完善村民自治体系。以党组织为核心,坚持“党建引领”一条主线。以“建阵地、优队伍、强监督、促提升”为抓手,全面优化7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完善自然村一级党群服务室阵地建设,打造“五分钟党群服务圈”,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建强村民理事会,引导乡贤、群众广泛参与,增强“主人翁”意识。自然村设立村民理事会,集聚乡贤,参与公共事务管理,选举产生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和理事若干名,实现“民事共议,组事共治”,针对自然村自治组织薄弱问题,探索建立“党支部+村民小组+村民理事会”的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理事会的自治作用、新乡贤的参与作用、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共建共治共享。

    二、聚焦“强镇兴村富民”,产业推动乡村振兴阔步走

    (一)立足本地特色资源禀赋,建设农旅产业强镇。江湾镇是传统农业镇,始终坚持“农业立镇、文旅兴镇、生态美镇”的发展策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文旅项目,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同步推进广东省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创建。发展壮大强镇富村公司,搭建优质农产品线上线下供销平台,依托莞韶对口帮扶优势,拓宽本地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腐竹”乡村振兴车间,大力推动农产品品牌化、价值化,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同时抓住龙归-江湾”精品旅游线路发展机遇,鼓励沿线村庄发展农旅业,改造特色民宿、新建家庭农场,旅客承载力显著增强,服务水平逐渐优化,“江湾老街”民宿聚集地知名度慢慢打响,农旅强镇的建设初具雏形。

    (二)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壮大村集体经济。充分发挥镇党委引领带动、统筹协调、立体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核心”作用,紧紧围绕“党建+人居环境提升”思路,结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发动群众及乡贤能人积极参与到村庄建设中来,营造镇村共建、干群同心的火热干事氛围。牢牢把握我区“打擂比武”契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一批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江湾镇把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列入实施兴村战略的重点工作任务,引导各村结合本村实际发展“一村一品”,形成了天冬、石斛、番薯干、草珊瑚、蜂蜜、灵芝、冬菇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鼓励建设规模农业种养基地,带动产品加工销售、品牌宣传,做强做大兴村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2年全镇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

    (三)全力推进助农增收工作,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江湾镇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抓“富口袋”也抓“富脑袋”,让农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江湾镇坚持推进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机制,帮助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提高产业带农效应。一是推进“本地化”务工,坚持本地产业本地用工,拓宽用工渠道、规范用工方式,建立农村劳动力的利益联结,本地企业睿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天冬规模达300亩,带动周边村民28户50余人就业。二是推进“集约化”用地,积极盘活土地资源,流转农村低产低效空闲土地,通过流转群众土地种植荷花、石斛、草珊瑚等,为村民带来租金收入。三是推进“专业化”培训,既要“富收入”也要“富技术”,邀请省、市农技部门专家对村民进行早脆梨、菌菇、蜂蜜等生产技术培训,举办电子商务、民宿礼仪、劳动技能等专题培训班,不断提高劳动者创业就业能力。同时江湾镇始终坚持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一是围绕夯实农村思想阵地,聚力乡村振兴,完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实现了所、站全覆盖。二是围绕开展宣讲教育活动,促进思想振兴,持续在基层乡村组织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宣讲党的好政策、身边好典型、美好新生活。成立百姓宣讲队,用乡音乡话传党话,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到田间地头,教育引导推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不移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江湾镇  叶多胜)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