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与专栏 > 武江旅游专栏

余靖陵墓

来源:武江政府信息 发布日期:2017-04-07 06:04:59
      位于西联镇甘棠村成家山乳韶公路旁,陵墓建于公元1066年,由欧阳修撰写余襄公的神道碑铭。余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1982年,香港余氏宗亲会赞助进行修缮,并重刻欧阳修撰神道碑1通。
  余靖,韶关曲江人,公元1000年生。他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以文才著耇乡里。1024年,余靖参加了科举考试。一举高中进士,授官为赣县尉,开始了他的仕余额一涯。后来提为新建(江西南昌县)知县,1034年以政绩显著晋升入就任秘书丞,负责掌管典籍和起草文书。
  余靖为官以刚正不阿著称。1036年,大臣范仲淹上《百官图》给宋仁宗,抨击宰相吕夷简任人唯亲,抬招致吕夷简的忌恨,反诬范仲淹离间君臣,引用朋党。仁宗听信谗言,将范仲淹贬为铙州知州。此时,满朝文武官员都深怕连累获罪而不敢谏劝,而只任集贤院校理的余靖却不顾官微职小,与欧阳修、尹洙一起挺身而出,越级上书,为范仲淹鸣不平和指责仁宗的昏庸,被贬出京城。但是,他们直言敢谏的行为赢得了朝廷上下的同情和尊敬,余靖与范仲淹、欧阳修、尹侏四人被尊称为“四贤”而名扬天下。
  北宋庆历年间,由于危机的加深,仁宗重用范仲淹进行改革,历史上称为“庆历新政”。余靖由于表现出忠贞刚劲,1043年被擢升为右正言(谏官)协助改革。这期间,余靖“遇到即言,无所回辟,奸谀权幸,屏息畏之”。而且还提出了许多主格和建议,力促改革的实现,为新政的骨干。由于新政侵犯了权贵官僚的利益,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只推行了一年便夭折了。但余靖忠耿尽职、刚正不阿的表现被人们誉为“异代九龄”。
  北宋中期,宋、辽、西夏三足鼎立。针对这一局势,余靖提出了应使辽与西夏互相牵制,避免两面作战的明智对策,并临危受命于1043年出使辽国,以修边好。次年,辽出兵西夏,并胁迫宋与西夏绝交。为解决这一外交难题,余靖请求再次出使辽国,摸清对方的意图。回国后,他详细分析了出使的情况,建议朝廷利用辽与西夏的矛盾,册封了西夏王,使西夏解除了对宋的后顾之忧,倾力与辽血战。余靖运用高明的外晚策略,促成了宋、辽、西夏三国鼎立的均衡局面,确保了北宋的稳定。更为难得的是,为了搞好外交工作,余靖破除一般士大夫看不起少数民族的偏见,刻苦学习契丹语,在外交活动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顽固派官僚竟以学习胡语,有失使节体面为藉口,将他贬出朝廷。
  1052年,广西壮族首领侬智高反叛,一直打到广州城下。此时,余靖被委任为桂州刺史兼广南西路(广西)经略安抚使,负责平安叛乱。余靖进入广西后,对少数民族推行安抚政委,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得到了各少数民族首领的信任,孤立了侬智高。1053年正月15日,余靖与大将狄青配合,一举平定叛乱,使广西恢复了和平。
  1061年,余靖被授为尚书左丞,知广州兼管内劝农市舶使。广州是个富庶之地,向来做广州地方官的,往往搜括民脂,中饱私囊。余靖上任后,就注意整顿吏治,并奏请朝廷立法;禁止官吏“购南药诸番货”,保障国家收入。同时,建议免除外国商船的装船科收,实行惠国待遇,活跃进出口贸易。1064年,余靖晋升为工部尚书,在离任时“不载南海一物”,可见余靖为官之清廉。在赴京途中,余靖不幸病逝于江宁(今南京),享年65岁。后人在广州建有“八贤堂”,余靖是八贤之一。
  在韶关市区的浈江河畔,矗立着一座飞檐翘角、气势轩昂、现已成为韶关市象征的城楼——“风采楼”。这是明朝时为纪念余靖而修建的。
  余靖是岭南继唐代张九龄之后又一扬名之士,他刚正不阿、清廉自重的品格,倡导改革的风范,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