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预决算 > 部门预算公开 > 2016年部门预算

2016年度韶关市武江区委宣传部预算公开(2018年5月7日补充公开)

发布日期:2018-05-07 13:14:00 来源:本网站
打印

 2016年度韶关市武江区委宣传部预算公开(2018年5月7日补充公开)

 

 

 

第一部分  部门预算基本情况说明

一、部门基本情况

二、收入预算说明

三、支出预算说明

四、机关运行经费预算说明

五、“三公”经费预算说明

六、政府采购情况

七、国有资产占有情况

八、预算绩效情况

九、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情况

十、专业名词解释

 

第二部分  部门预算表

一、部门收支总表

二、部门收入总表

三、部门支出总表

四、部门基本支出表

五、部门项目支出表

六、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八、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

九、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表

十、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机关运行经费及“三公”经费支出表

十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部门预算基本情况说明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职能。2016年预算组成单位1个,内设宣传股、理论股、网络舆情监控股、办公室。归口管理单位有文明办,下设机构有讲师团。工作职能:负责本区意识形态、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二)人员构成情况。

本部共有编制12名,其中行政编制9名,讲师团参公编制3名。目前,我部实有工作人员9名,其中行政编制7人,讲师团参公编制1人,借调江湾镇公务员1人。

(三)预算年度的主要工作任务(简单罗列)。

继续加强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理论和形势政策宣讲教育;加强基层宣讲和社科联工作,在全区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网络体系;按照省、市和区的要求,在南方日报、南方网及韶关日报、韶关电视台等刊登各类专版、专题,做好《韶关日报》“重点”版报道工作,坚持正面宣传,继续倾力打造《浈武聚焦》新闻栏目;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打造基层文明创建品牌;创文申名:以督导检查为抓手,推动整改落实,以整治强化管理,改善城市环境,以主题活动为手段,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以公益宣传为媒介,提升市民群众对创文、申名的知晓率和支持度,以示范点建设为载体,以点带面提升工作水平。

二、收入预算说明

2016年收入预算210.3万元,比上年增加83万元,增长65.2%,主要是工作任务量增加,工作要求更细化。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136.8万元,其他收入73.5万元。

三、支出预算说明

2016年支出预算210.3万元,比上年增加83万元,增长65.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支出136.8万元,项目收入拨款安排支出73.5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按用途划分:

(一)基本支出预算136.8万元,占预算拨款支出的35%。比上年增加36万元,增长35.7%,主要是人员调整。其中:工资福利支出80.6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1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45.2万元。

(二)项目支出预算73.5万元,占预算拨款支出的20%。与上年预算相比,比上年增加47万元,增长177%,主要是工作项目多,任务重。

其中:网络舆情经费1万元;社科联经费0.5万元;理论学习经费1万元;创文、巩卫、申名工作经费3万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费1万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费1万元;韶关电视台《浈武聚焦》经费20万元;新华党政客户端经费25万元;韶关日报重点版经费20万元;组织宣讲经费1万元。

四、机关运行经费预算说明。

    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机关运行经费预算为10.8万元,与上年增加4.4万元,主要就是人员增加,人头经费标准增加。其中办公2.25万元、印刷费0.9万元、邮电费0.27万元、差旅费0.9万元、其他费用6.48万元.

五、“三公”经费预算说明。2016年“三公”经费预算为2.8万元,与上年预算数相比减少30%,与决算数相比持平。按资金来源分,财政拨款2.8万元;按具体项目分,因公出国(境)支出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支出0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2.8万元。

六、政府采购情况。2018年本部门安排政府采购预算0万元。

七、国有资产占有情况(固定资产情况)。

2015年本部门占有国有资产的总额106.7 万元,其中通用设备103.4万元,专用设备2万元,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共1.3万元.

八、预算绩效情况。

2016年,主要工作目标有:完成理论学习、宣传报道、网络舆情监控、创文等4项工作,实施10个项目,依法合规并安全高效得做好支出工作,力争100%达到部门整体绩效目标。

九、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情况(如无也应注明)。

2016年无国有资本经营收支.

十、专业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指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部门预算:指与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其履行职能的需要编制的本部门年度收支计划,涵盖部门各项收支,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

3.机关运行费:即部门(单位)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及其他费用。

4.“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指市直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差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指市直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公务用车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指市直行政单位、事业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外宾接待)费用。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