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2007年武江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来源:武江政府信息 发布日期:2009-05-14 07:05:00
关于印发2007年武江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2007年武江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贯彻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迳向区食安会办公室(设区经贸局)反映。
                                                                             二00七年五月二十八日
  

                                    2007年武江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加强食品药品整治和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扎实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和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坚持边整顿、边规范、边提高,着力解决食品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通过整治,使食品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消费信心进一步增强。
  二、工作重点
  农业投入品、农村食品市场和集体食堂是今年我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三项重点,按照职能分工,分别由区农业局、工商局和卫生局负责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任务与措施
  ㈠ 以农业投入品整治为重点,加强种植养殖环节监管。
  1、开展农业投入品整治。一是对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生产经营的品种、数量、产品来源及销售状况等进行普查和登记,建立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档案,摸清本地及外埠农业投入品的销售状况,依法查处无证照生产经营以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国家明令淘汰、禁用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督促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科技示范园区等种植养殖企业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采购、使用记录制度,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残农药、兽药。三是强化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督抽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开展农产品污染源头治理,严厉打击使用或添加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四是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建立一批经营规范、质量可靠的农资放心店,同时强化服务指导,提高农民科学选购和使用农资水平。
  2、全面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进一步健全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农业标准的培训、示范和推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化”等模式,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生产企业、农民标准化意识。积极开展农产品产地认定,推进优质农产品认证,推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制度,实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
  3、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为切入点,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评价和管理,建立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档案,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要求,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保护和管理,有效控制和防止外来污染。
  ㈡ 以农村食品市场整治为重点,加强流通环节监管。
  1、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治。认真组织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狠抓旅游景区景点、车站等重点场所的整治,加大对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食杂店、小摊点的监管力度,下大力气解决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食品,经销病死畜禽肉制品及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以及利用农村作掩护印制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等问题。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食品违法行为,严格规范经营主体资格。同时,坚持整顿与强化日常监管相结合,大力强化农村食品质量监管和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引导经营者健全自律机制。
  2、继续推行市场食品准入管理。不断规范市场开办主体和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特别是提高农村食品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实施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帐、协议准入、不合格食品退市和质量承诺制度,严把食品进货关、贮存关、销售关,逐步完善食品安全溯源管理制度,推进管理关口前移,严厉查处销售来源不明、食品标签不符合要求以及《食品卫生法》第九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等违法行为,在市区市场选点开设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售卖区,引导市民科学消费,从而间接引导农产品的规范化生产。
  3、推进农村现代食品流通网络建设。继续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示范市场建设,发挥引导和示范带头作用;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鼓励名优食品在农村市场流通。
  ㈢ 以集体食堂整治为重点,加强消费环节监管。
  1、开展集体食堂整治。一是按照《餐饮业和集体配餐单位卫生规范》的要求,对辖区内集体食堂进行摸底调查,对集体食堂的名称、地址、面积、联系电话、主要负责人、从业人员、就餐人数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建档。二是加强集体食堂生活饮用水的监管,确保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三是加强集体食堂食品卫生管理,督促各集体食堂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卫生管理责任人。四是加强卫生知识培训,增强食堂负责人和从业人员食物中毒防范意识。
  2、推进对餐饮企业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餐饮企业和集体食堂推行原料进货溯源制度,强化索证索票、进货验收,加大对使用原料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采购和使用来源不明、食品标签不符合要求以及《食品卫生法》第九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等违法行为,加强对学校、社区、建筑工地、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和小餐馆的卫生监管。严格餐饮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的审查发证和按期年检,开展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3、继续开展“放心旅游、放心饮食”活动。加强对旅游景区餐饮等服务行业的卫生监督,进一步改善卫生设施,强化对从业人员的培训。
  四、工作要求
  ㈠ 抓紧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
  首先,地方政府对本地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定期评估分析本地的食品安全状况,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制订相应监控措施,把食品安全工作任务分解,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到位,责权一致。支持监管部门正确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决不能让监管部门承担经济发展指标和行业发展任务。其次,有关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其次,有关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的监管链,实现无缝监管。第三,明确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教育和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强化自律意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要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企业诚信档案。
  ㈡ 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构建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落实信息管理制度定期发布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㈢ 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彻底查办大案要案。
  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要通过严厉查处一批涉案金额大、危害严重的大案要案,震慑违法犯罪分子,狠狠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向公众展示党和政府维护食品安全、严厉惩处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心。
  ㈣ 加强宣传,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积极落实《韶关市贯彻<广东省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实施细则》提出的措施和要求,建立经常性的食品安全宣传机制,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的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守法意识,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掌握良好的质量安全操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