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走进武江

这个“千里眼”“顺风耳”部门助力创文

来源:本网站 发布日期:2019-05-09 05:05:59

这个“千里眼”“顺风耳”部门助力创文





 

城市管理工作一直是地方政府与老百姓共同面对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繁重。武江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从单纯依靠人力管理到建立起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借助“大数据”平台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从而助力城市管理和卫创文工作。

智慧城市指挥中心,通俗而言,是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担任“千里眼”、“顺风耳”的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快速发现问题,并快速派遣给相应的责任部门去处理,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履行着监督职能。近日,笔者去到武江区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实地了解智慧城管指挥中心运行情况。

在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内,几位工作人员每人对着一台电脑专心工作,墙上电子大屏上显示着城区重要路口和地段的实时情况。记者通过电子屏幕看到,武江北路某商铺正在装修,施工人员将砂石等装修材料直接堆放在人行道。

“二中队、二中队,谁在武江北新天鸿门口,那里有临时建筑堆放的材料,占用了人行道,请马上过去处理。”“收到,我们赶去现场,马上过去处理。”针对这样的情况,该中心负责人李宁马上启动调度平台,用对讲机呼叫附近的外勤执法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他还告诉记者,现在每天基本会有十几宗乱摆卖、占道经营等乱象,像此类临时性违规行为,无需立案,发现情况会优先发通知到网格群、先锋执法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但如果长时间未整改,就必须进行立案处理。

武江区智慧城市指挥中心成立于去年10月,设有渣土监控、工地监控、治安监控和环境管理监控,及综合执法平台,外设四百二十多个摄像头,并通过专用对讲机指挥调度平台,目前市政、环卫、园林、执法四个部门都连入了调度系统频道,一旦发现问题,相对应的部门需给予回应,在处理完后作出反馈并录入台账,此举充分实现了外勤网格化管理与“天网”的有机结合。

“通过这一套系统大大提高了外勤的执勤效率,弥补了外勤执勤的盲区,为我们武江区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李宁说道。

智慧城管指挥中心运营至今,平台共收到举报信息66582条,涉及广告乱贴乱挂、垃圾堵塞收水口、店外乱摆乱放、广告牌匾不规范、垃圾污水混到、私搭乱建等多方面内容,其中35040条有效举报信息已审核处理,并附有处理前后对比照片。针对商家占道经营,立案处置16宗,渣土撒漏立案5宗。

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对于武江城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等进行了全方位监控,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定责、第一时间处置,极大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

 

 

(全媒体记者/毕式明 潘俊宇 见习记者/唐音 通讯员/陈励 封俊 何瑞婷 编辑/冯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