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走进武江

武江概况

来源:本网站 发布日期:2024-07-16 11:07:57
 

建置沿革

 

  【简述】武江境内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设曲江县,隶属桂阳郡。西汉末年改称南平郡,东汉初复称桂阳郡。三国吴甘露元年(265),设始兴郡,属荆州。西晋太康元年(280)三月,武帝平吴,始兴郡移属广州。曲江县治从莲花山迁往安聂邑(今西河),西河成为曲江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晋末(419),县治迁往官滩。南北朝梁元帝承圣年间(552—555),于始兴郡置东衡州,州治在曲江,州、县治所迁西河。隋开皇九年(589),改东衡州为韶州,州、县治所迁莲花山。开皇十一年,曲江县并属广州。唐武德初年(618),曲江县治再迁西河。武德四年广州之曲江置番州,不久更名东衡州。唐贞观前期(627—633),改东衡州为韶州。五代时期,后梁乾化元年(911),州、县治迁往中洲(今市区小岛)。此后至民国期间,先后隶属岭南东道韶州、广南东路韶州、海北广东道韶州路江西行省广东道韶州路、广东布政司韶州府、北江行政区、第二行政区和第三行政区。

   1949年10月7日,武江全境解放,武江为曲江县的一部分。初期先后属曲江县、韶关镇。1951年6月,恢复韶关市建置,隶属韶关市管辖。1952年设立西河街道,1956年并入和平街道。1959—1971年13年间,武江境内为韶关市郊区(中途曾撤销)和韶关市区划分东河、西河等6个区的一部分,其中1961—1971年武江境内设立(含合并和分设)有西河街道,环市、芙蓉(又称西联)公社。1966—1971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各街道和公社均成立过革命领导小组或革命委员会。1975年成立武江区。1976年3月,撤销武江区,恢复韶关市郊区,辖环市、芙蓉、北郊等公社(区),管理农村农业工作。1984年9月28日,撤销韶关市郊区和武江区,组建市辖县级武江区,辖西河、芙蓉、新华3个街道和河西、马停脚、黄田坝、白芒、下坑、田心、沐溪、阳山、甘棠、西联、芙蓉、黄塱、车头13个乡、两个场(塘湾良种场、山蕉农场)。武江区因珠江水系北江上游武江流经境内而得名,另因地域处于武江(河)以西,故又俗称“西河”。

  

  自然地理

     

  【位置 范围 面积】武江区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境内的武 江、北江河以西。坐标北纬24°42′00″—24°48′00″,东经113°06′00″—113°34′00″。东与浈江区隔河相望,南与曲江区白土镇接壤,西与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布、东坪、乳城、一六镇毗邻,北与乳源桂头镇相连。辖区总面积677.85平方千米。

  【地质 地貌】武江区域内的地质地层属于沉积岩地层为主。受粤北“山”字形地质构造的影响,区内褶皱和断裂极其发育,褶皱主要由古生代地层形成紧密式之背斜核部,以北北东向构造为主,次级构造亦较为发育。褶皱构造有北部的大岗头向斜,中部的天子岭背斜和南部的芙蓉山向斜。均为断褶带内曲江复向斜的次褶皱带。地貌以丘陵地带和冲积小平原及高山奇峰为主。区境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海拔多在55—200米,坡度约30度左右。江湾镇境内的大东山主峰海拔1390米,是武江区最高山峰;依次有江湾镇枫岭头海拔1100米,龙归镇凤田黄茂堂海拔941米,西河镇境内的圆子背肩山海拔1125.5米、大岗山海拔406米、天子岭海拔357米、芙蓉山海拔282米。最低武江河河床处海拔55米。

  【地形面积】武江区地处南岭山脉南麓的盆地之中,其地形犹如一只卧狮,东西长、南北窄成不规则多边形。区境东起市区武江河中心,西至江湾镇武洞、白石村,长56.75千米,南至曲江交界的圆子背肩山,北至重阳镇大夫前村,宽17.8千米。

  【河流】武江区主要河流有武江、北江、南水河、重阳河、锅溪河、韶西水、沐溪水、芙蓉水、沙山水。其中武江历史上曾称虎溪、武溪,发源于湖南省临武县三峰岭,途经坪石、乐昌、桂头,由浈江区犁市镇上朗流入该区重阳 镇水口村,至北江桥下与浈江河汇合成北江河。武江河全长260千米,河床坡降0.906‰,在该区河段约16千米,河面宽150—200米,为Ⅶ级航道,境内河段通航能力为300吨级船舶。含武江在内的韶关市区最高洪水位57.21米,最大洪流量9460立方米/秒,发生于1994年6月18日。最低水位0.7—1米,枯水流量12.3立方米/秒,发生于1966年9月24日。北江河古称“溱水”“肆水”“始兴大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石碣大茅山和湖南省临武县三峰岭,上游分别称“浈江”“武江”。北江流至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与西江汇合,全长468千米,河床坡降0.398‰,多年平均流量1080立方米/秒。北江流经武江区西河、西联境内约12千米。河面宽150—350米,可通航为Ⅶ级航道,通航能力为300吨级船舶。西联镇下胡村、赤水村有煤运码头常年水运,可直抵珠江三角洲及连接西江水道。

  【气候与灾害】武江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属亚热带气候为主的湿润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季多干冷的偏北风,夏季多偏南的暖湿气候。年平均气温20.3℃(其中年平均最高气温25.4℃、最低气温16.8℃),年平均湿度为52%,年平均日照时数1858小时,年太阳总辐射111.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雨量为1537.4毫米。入汛期为每年4月中旬至7月下旬。春季冷暖季风交替繁,多为低温阴雨天气,日照最少;夏季火热酷暑,雨量多且集中;秋季秋高气爽,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冬季雨量减少,天气寒冷,年无霜冻期305天。2005年秋旱严重;2006年7月15日,遭百年一遇的洪灾;2008年1月,遭遇80年一遇的雨雪水灾;2013年5月16日、8月15日,武江大部地区遭遇重大洪涝灾害。

  【土地资源】武江区耕地面积6826.35公顷(水田3987.84公顷,旱地2342.85公顷,水浇地495.66公顷),园地641.91公顷,林地48693.07公顷,草地1581.99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281.19公顷,交通运输用地958.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898.35公顷,其他土地896.05公顷(设施农用地102.19公顷,田坎283.55公顷,裸地510.31公顷),森林蓄积量382.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0.24%。

  【矿产资源】辖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储量较少,共生、伴生矿较多。主要有煤矿、铁矿、铅锌矿、锡矿、钨矿、金矿、银矿、石灰石、高岭土、萤石矿等。铅锌矿(小型)主要分布在重阳镇;石灰石储量丰富,品质好,主要分布在西联镇、龙归镇、西河镇。萤石矿主要分布在龙归镇续源、江湾镇架锦坑。陶瓷矿(高岭土)主要分布在重阳镇、龙归镇。煤炭矿区有芙蓉山、田心、车角岭煤区(已停采)。

  【动植物资源】武江区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体形较大的野兽多栖息在西北山区,一般兽类出没于平川、丘陵。主要野生动物有:哺乳类、鸟类、鱼类、甲壳类、两栖、爬行类、昆虫类等。主要野生植物有:维管束植物2349种,分隶207科877属。水果类38种、野生药用植物135种。内陆水域中常见的浮游生物共14门120多属。

  武江丝茅姜是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著名的农副产品之一,种植历史悠久,据光绪年间编写的《曲江乡土志》记载,当时武江区已经开始种植丝茅姜。武江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北中亚热带中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3℃,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58小时,年平均雨量为1537.4毫米,无霜冻期305天,光、热、水资源较为丰富,丘陵、平原交错,山峦叠起,山间多封闭洼地、暗河,溶洞较多,优越的自然环境为武江丝茅姜提供了有利条件。武江丝茅姜以“香”“辣”“渣少”闻名省内外,含有挥发性精油及辛味油,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旅游资源】武江区是粤北古邑,韶关博物馆珍藏有武江境内出土的汉代、三国、西晋、东晋文物。人文景观主要有唐朝宰相张九龄家族墓、宋朝尚书余靖墓和蓉山古刹。有南昌起义军朱德部队旧址、八路军驻韶关办事处旧址、抗战时期中共广东省委遗址、青水塘和李子园炮楼等24处革命遗址。自然景观有广东韶关芙蓉山国家矿山公园、芙蓉山公园、芙蓉仙洞、沐溪水库、石背窝水库和江湾温泉等。辖区内有不可移动文物167处。有市属韶州宾馆和流花宾馆、湖心宾馆、倚山宾馆等一批民营涉外旅游宾馆。沐溪水库湖水碧绿,蔚为壮观,泛舟遨游,闲来垂钓,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是市民郊游的好去处。此处集会所、饮食、住宿、观光、游乐于一体的多项旅游设施,成为郊游的新亮点。


  (武江河畔).jpg


  

  人口  语言

     

  【总人口】2023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31.52万人,比上年增长2.7%。其中:城镇人口25.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4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80.57%;乡村人口6.12万人,与上年末比基本持平。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8.3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3.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6.51%,比上年末提高0.75个百分点;乡村常住人口5.1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34万人。年末全区常住出生人口2551人,人口出生率7.91‰;死亡人口2071人,人口死亡率6.42‰;自然增长人口48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49‰。

  【语言】武江区方言复杂,有粤语、客家话、虱婆声、连滩话、船民话、瑶族勉语等方言。还有潮汕、清远、河源、梅州、湖南、四川、河南等地方言。粤语区域面积、人口均占全区的绝大部分,城乡流行。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龙归等5个镇的大部分地区。虱婆声主要分布在重阳、西联镇大部分农村、龙归镇后坪村和西河镇向阳、村头、大村等。连滩话主要分布在西河镇什石园下坝村、黄塱中坝村。江湾镇瑶族村村民讲瑶族勉语。


  行政区域

   

   武江区地处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南麓。东以武江、北江为界,东与浈江区隔河相望,南与曲江区白土镇接壤,西与乳源瑶族自治县相连,北与浈江区的犁市镇相邻。辖新华、惠民2个街道和西河镇、西联镇、龙归镇、江湾镇、重阳镇5个乡镇,共42个社区、49个行政村;其中西河镇辖有13个行政村3个社区,西联镇辖有7个行政村6个社区,龙归镇辖有15个行政村1个社区。江湾镇辖有6个行政村1个社区,重阳镇辖有8个行政村1个社区,惠民街道辖有13个社区,新华街道辖有17个社区。


  民族·宗教

  

  【民族】武江区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31个,超过100人的少数民族有5个,主要有瑶族、壮族、苗族、畲族、土家族,其中,瑶族人口最多,主要集中在江湾镇瑶族村。

  【宗教】武江区宗教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依法正式登记宗教活动场所2个,分别为韶关市芙蓉禅寺、韶关市武江区基督教龙归聚会点,批准筹建的宗教场所1个,为九归禅寺。全区信仰宗教教徒约470人,约占全区户籍人口0.15%,其中佛教教徒约400人、基督教教徒约70人。全区有宗教教职人员9人,其中:佛教僧尼7人。

  

  环境质量


   2023年,我区坚决整治餐饮油烟、道路扬尘等大气污染问题,完成城区裸露地绿化整治2.16万平方米。强化污染天气联防联控,PM2.5等6项空气质量指标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优良达标率达97.5%,空气质量保持市辖三区最优。高质量完成武江河、江湾水碧道建设5公里。开展全流域集中清漂专项行动,清理河道233.8公里。完成东冲河、沐溪河入河排污口整治24处。辖区4个地表水水质考核断面和十里亭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持续开展农用地分类管理,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4.6%。高标准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问题整改。高质量推进绿美武江生态建设,抚育造林3452亩,义务植树2.2万余株。完成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15.5万亩、防治4万亩。扎实开展名木古树保护工作,在江湾打造首个综合性功能绿美古树乡村。整改森林督查违法图斑26宗。全区森林覆盖率达70.42%,森林蓄积量达382.54万立方米。

  

  区内资源特点和人文自然景观

  

   区内动植物、矿产、水利和旅游资源丰富。各类动植物种类多、分布广;森林面积达79.22万亩,森林蓄积量382.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0.24%;铁、锑、石灰石、煤炭、莹石、其它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和水利资源蕴藏量高。风景名胜主要有芙蓉山国家矿山公园、蓉山古刹、唐丞相张九龄墓、宋代重臣余靖墓、仙桥古渡、沐溪水库、狮背窝水库、江湾温泉和江湾门洞等旅游景点。有南昌起义军朱德部队旧址、八路军驻韶办事处旧址、抗战时期中共广东省委遗址、李子园炮楼和重阳炮楼等24处革命遗址。

  【景观】风景名胜主要有芙蓉山国家矿山公园、蓉山古刹、唐丞相张九龄墓、宋代重臣余靖墓、仙桥古渡、沐溪水库、狮背窝水库、江湾温泉、江湾门洞、黄沙坪公园、江湾生态休闲特色旅游小镇等旅游景点。有南昌起义军朱德部队旧址、八路军驻韶办事处旧址、抗战时期中共广东省委遗址、李子园炮楼和重阳炮楼等24处革命遗址。

  

  经济水平

  

    202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0亿元、同比(下同)增长4.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8亿元、增长25.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亿元、下降12.1%。

  

  农业 


  2023年农林牧渔业产值14.63亿元、增长5.2%。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粮食播种面积5.90万亩、产量2.46万吨,完成市下达任务。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2500亩、撂荒地复耕复种3026亩,完成土地流转4199亩。武江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蔬菜品种获得有机蔬菜认证,新增重阳番灵有机蔬菜、龙归西兰花等2个千亩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全区蔬菜种植面积4.29万亩、增长2.3%。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龙归贡柑获批为全国名特优新品牌。全区7家强镇富村公司年营业额达3354万元,龙归镇强镇富村公司顺利上规。

  

  工业

   

  2023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92.52亿元、增长3.9%,完成工业投资20.56亿元。武江区城乡融合产业园“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和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全面完工;推出用地900亩,标准厂房项目以及中开岩棉、锦胜装配2个工业项目顺利落地开工建设,总投资达8.65亿元。武江科创园“工改工”〔3〕稳步推进,园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企业进驻率达88%,全年创造税收1.46亿元。服从全市发展大局,武江科技园顺利划转回武江管理,区级产业承载力进一步增强。 

 

  (工业西路).jpg

  商贸

    

      2023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1.6亿元、增长4.3%。富康广场、摩尔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相继开业。孟洲坝“网红夜市”流量热度不减,群康路、沙洲尾片区等夜间经济活跃街区提质升级。引导商圈夜市开展啤酒节、美食节、汽车展销等大型促消费活动9场,西河全民健身广场成功承办超万人大型演唱会。积极落实稳房地产政策,商品房销售面积66.73万平方米、占全市比重32.6%。南岭诗意文化康养园成功获评为武江首个3A级景区,车八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武江科普基地、山蕉知青文化园等新晋网红景点火爆出圈。全年接待游客达216.3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4.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0.9%和98.7%。

  

  城乡融合

    

   2023年,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完成新华南路至韶乐广场、工业路人行道等15条道路改造提升。启动实施4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林桥坑市政内河整治项目开工建设,芙蓉新城内涝治理(一期)基本完工。原第二拖拉机厂、原食品机械厂、惠民北路原教育局等“三旧”改造项目扎实推进。新建地面公共停车场4个、立体停车场4处,增设停车位1143个;新增公用充电桩372个;打造首批城市服务驿站3个,提升群众出行体验。充分发挥智慧城管平台作用,强化对共享电单车、智慧停车场、公用充电桩等设施智慧化管理;上线“武江家园管家”小程序,推进城市环境“共建共治共享”。严控“两违”新增,深化“六乱”整治,全年拆除违章建筑8.36万平方米。持续提升垃圾分类实效,建成建筑垃圾分拣仓,规范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持续优化完善农村交通网络,完成通建制村单改双9.5公里、美丽农村路建设15公里、村内道路硬化20公里。以乡村振兴示范带为抓手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出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擂比武”升级版,“诗画西河·融城共富”乡村振兴示范带获评为市级示范带。全面推进典型镇村培育创建,龙归镇美丽圩镇建设加快实施,6个典型村村容村貌显著改善,重阳镇“大夫前村百千万工程”获评为国家级“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经典案例”,重阳镇水口村荣登市十大“美丽乡村”首位。全区277个自然村100%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其中美丽宜居村202个、特色精品村96个,农村宜居和美环境进一步提升。

  

  (芙蓉新城).jpg

  文化科技卫生

  

  【文化】拥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各乡镇、街道文化站。城乡全面开通闭路电视。群众性文化团体健全、活跃,其中武江区非遗区级项目向阳纸马舞、重阳江逗春牛,江湾市级项目涂氏水车技艺、红星村采茶剧团、腰鼓队、醒狮队等长年活跃于城乡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演出,成为韶关市文化事业一大亮点。

  【科技】武江区人民政府积极实施科技兴区战略,科技投入逐年增加,2022年,专利授权量795件(发明专利88件,实用新型667件,外观设计39件,PCT授权1件)。

  【卫生】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种医疗、保健设施完备。出台卫生提质与健康促进及人事薪酬管理制度等多项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民生保障

  

  持续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稳就业工作,支持用人单位开发设置“妈妈岗”,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700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200人以上。巩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成果,持续做好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深化“城乡居保镇村通”工程,打造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社保服务圈”。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加快推进康乐养老中心项目建设,推动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双百工程”〔11〕,强化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融合发展。

  

  民生福祉

  

  2023年末,保持民生事业投入强度,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79.40%。区1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完成东岗小学高年级部、龙归中学宿舍楼、市九中天子岭校区、教师发展中心(一期)等一批教育项目建设,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605个。新办卓恒幼儿园首次实施区属国企办园模式。市第九中学、东岗小学获评为“广东省更高水平安全文明校园”。区中医院开业运营并率先推行“医养结合+集中供养”模式。区儿童医院竣工验收,新增床位200张。强化基层卫生服务和医疗人才引进,新增基层公共卫生“家门口”服务项目22项,实现村卫生站100%专人在岗。建成全市首个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站。完成4个居家养老中心建设。成功打造“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个、省级示范性托育机构1家。五祖路社区爱心驿站荣获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称号。完成双拥主题公园建设,成立首家“老兵驿站”〔4〕。完成教育路全民健身广场提升工程。创新开展社区美育公益课堂、四季村晚、市民艺术夜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539场,成功举办“全国柔术大赛”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19场,荣获2023年韶关市青少年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区图书馆获评为全国县级以上“一级公共图书馆”。扎实推进“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项工程,新增城镇就业3960人。持续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压紧压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全年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质量强区工作连续两年在全市考核中获评A级优秀等次。有效处置保交楼、企业欠薪、劳资纠纷等问题,全民禁毒、反邪教、扫黑除恶斗争、打击电诈和非法集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平安建设等工作成效明显,全区社会大局保持平安稳定。

  此外,意识形态、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工作扎实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高质量推进,民族宗教、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红十字、机关事务、残疾人保障、金融、外事等工作均取得新发展新成效。

  

  

  交通通讯

  

  【交通】武江区位于韶关市西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武江区的武广高铁站,距离中心城区约16千米,使城区进入广州一小时经济圈。京港澳高速公路西联镇互通立交贯通四方。境内的高速公路有京港澳高速公路、乐广高速公路、韶关北环高速公路;国道有G240线(原省道S253线升级)、G323线;省道有S246线(原县道X322线升级)、S520线(原县道X318线升级);县道有X313线、X314线,形成完善的城乡交通骨干网络。2020年,全区公路总里程729.71千米,其中:高速公路34千米,国道28千米,省道49千米,农村公路升省道46千米,县道24千米,乡道333千米,村道80千米,乡村小道135.71千米。全区公路密度为80千米/百平方千米。农村公路桥梁共计43座1498.3延米。  

  武江区全景图.jpg


  名 词 解 释

  1.省委“1310”具体部署:“1”指锚定一个目标,即“走在前列”总目标。“3”指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10”指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即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新突破;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上取得新突破;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在努力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好的答卷上取得新突破;用心用情抓好民生社会事业,在推动共同富裕上取得新突破;扎实推进法治广东平安广东建设,在构建新安全格局上取得新突破;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取得新突破。

  2.市委“363”工作安排:第一个“3”指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县域富市“三大战略”,“6”指开展绿美韶关、产业攻坚、科教人才、营商环境优化、要素保障、资源盘活“六大行动”,第二个“3”指推动基础设施水平、基层治理水平、民生事业水平“三大提升”。

  3.“工改工”:指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对现状的工业、仓储、物流用地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继续保留为工业、仓储、物流用地。

  4.“老兵驿站”:以退役军人需求为导向,配备书吧、活动室、调解室、便民设施等设施设备供退役军人学习娱乐,还通过活动牵引和社会参与,深入提供退役军人常态化联系、帮扶解困、思想疏导、矛盾化解等各种贴心服务的社区公共场所。

  5.“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是指通过对原来多部门多频次执法检查的有效整合,由多部门协同对同一对象开展“一张清单”联合执法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件事”。

  6.“一项一策”“三个一”项目跟踪服务制度:“一项一策”是指针对不同企业项目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政策支持与服务,着力解决项目落地的堵点难点,保障项目顺利落地建设的工作制度;“三个一”是指一个区领导(四套班子成员),一个服务团队(引荐项目团队),一个联络员(由项目引荐单位或落地镇街指定一名联络员)组建成立招商引资“三个一”项目跟踪服务工作专班,负责项目落地“一抓到底”各项服务工作。

  7.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8.“一网统管”:指在开展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推动的城市运行管理系统。

  9.“四旁”“五边”: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山边、水边、路边、镇村边、景区边。

  10.农村“三块地”改革: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

  11.“双百工程”:指通过建立乡镇街道的“双百社工站”来为困难和特殊群体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确保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一个社会工作服务站,每个村居至少有一个社会工作服务点。